习作分享 好教案logo
首页 三年级 三年级下册语文新教科版9趵突泉教案及作业题答案

本文由 540508 收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三年级下册语文新教科版9趵突泉教案及作业题答案

  • 资源类别:三年级教案
  • 所属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
  • 文件格式:ppt/doc
  • 大小:未知
  • 浏览次数:1118
  • 整理时间:2023-03-16
  • 9    趵突泉
    教学要求
    1.会认“占、沸、昼”等6个生字,会写“湖、倒、假”等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济”的不同读音,理解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最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
    3.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课文,了解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特点。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爱美的情趣。
    4.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
    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喜欢的段落。
    2.了解趵突泉景色的特点。
    3.体会作者的感受,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读两条绿线内的6个生字,会写本课12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3.理清课文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媒体导入,激发情趣。
    1.出示趵突泉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自由观察。
    2.师问:你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你是哪儿知道的?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老舍的《趵突泉》。(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介绍资料,拓展视野。
    1.老师介绍趵突泉:趵突泉公园位于济南市中心,趵突泉南路和泺源大街中段,南靠千佛山,东临泉城广场,北望大明湖,面积158亩。趵突泉公园是以泉为主的特色园林。(板书:济南)
    趵突泉又名槛泉,为泺水之源,至今已有二千七百年的历史。趵突泉,三窟并发,声如隐雷,“泉源上奋,水涌若轮”。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摄氏18度左右,严冬,水面上水气袅袅,像一层薄薄的烟雾,一边是泉池幽深波光粼粼,一边是楼阁彩绘,雕梁画栋,构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间仙境。历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诗人诸如曾巩、苏轼、张养浩、王守仁、蒲松龄等都有吟泉佳作和美文。
    2.作者介绍:老舍(1899—1966),小说家、剧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市人。1918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教员、校长。1922年到天津南开学校中学部任教,并在燕京大学读书。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称号。1966年8月因“文革”遭受迫害,不幸含冤去世。
    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读课文,了解大意。
    2.自学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
    (1)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a.占  沸  昼  莹  串  货  湖  倒  假  池  游  井  晶  匀  
    b.济jì  救济  周济  接济  jǐ  人才济济  济南
    (2)指导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湖、倒、假、池、占、游、井、昼、晶、莹、匀、串
    (3)认读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幽静  妩媚  开阔  见方  水藻  泉眼
    腾起  摇曳  没昼没夜   五光十色
    4.请学生放声读读课文,再对照图,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和不懂的句子,记下不明白的问题。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仔细观察图画,再认真读课文,在图画中试着找一找大泉眼,并想一想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划分结构段。
    2. 理清文章顺序,抓住文章重点。
    (西门桥――溪活水――大泉――小泉――出北门   重点:对大泉、小泉的描写)
    3.概括自然段段意:
    第1自然段: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
    第2自然段:趵突泉泉水清浅、鲜洁,它为济南增添了美。
    第3自然段:大泉日夜翻滚,冬天会有一番神秘的景象。
    第4自然段:小泉多姿多态,活泼、有趣。
    第5自然段:看完泉,往北走,就出了北门。
    4.划分结构,归纳内容。
    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按照去趵突泉公园游览的路线从不同方面介绍了趵突泉。本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趵突泉泉水清浅,大泉日夜翻滚,小泉姿态优美动人,为济南增添了美。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作者看完了泉,结束了游览。
    五、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1.认真朗读课文。
    2.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六、教学反思:
    这么美的文章,语句精美吸引读者,对于小学生来说,文图结合会超越文本的美,我精心制作了课件,有图片,有实景视频,在视觉上给学生强烈冲击,升华了文本之美。教给了学生把观察图片、视频录像和课文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方法。当然,教学中也存在很多不足。因为这是第一课时,我布置预习作业时有些急,一再要求学生熟读,结果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学生怎么也慢不下来,非常费劲,我也失去了耐心。今后,还得有耐心,多进行指导。
    课堂作业新设计
    1.在正确的拼音下面画上横线。
    济(jì  jǐ) 南   幽(yòu  yōu)静     妩(wǔ  wǚ)媚(mèi  wèi)
    水藻(zhǎo  zǎo) 货(huò  buò)摊   晶(jīn  jīng)莹(yíng  yín)
    附答案:
    jǐ  yōu   wǔ   mèi   zǎo   huò  jīng  yíng
    2. 比一比,组词
    佛(  )  济(  )  扁(  )
    沸(  )  挤(  )  遍(  )
    藻(  )  断(  )  泼(  )
    操(  )  继(  )  拨(  )
    附答案:
    仿佛  经济  扁担  藻类  断流  活泼
    沸腾  挤压  一遍  体操  继续  拨号
    3. 根据课文填空
    永远那么(  ),永远那么(  ),永远那么(  ),冒,冒,冒,好像永远(     ),只有(          )!
    附答案:
    纯洁、活泼、鲜明、不感到疲乏、自然有这样的力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最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
    2.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课文,了解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特点。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爱美的情趣。
    3.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幽静  妩媚  开阔  见方  水藻  泉眼
    腾起  摇曳  没昼没夜   五光十色
    2.课文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作者按照去趵突泉公园游览的路线写的)
    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一起去感受一下趵突泉的美丽。
    二、研读课文,质疑解难。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
    2.第一段只一句话,上半句讲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下半句“单讲”趵突泉。那么,这一段在文章里起了什么作用?(文章开门见山,语言简洁,起到了“引起下文”的作用。)
      (二)看图画,阅读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作者还没有来到趵突泉公园,就已经感受到了趵突泉的美了,那是为什么呢?(那是在桥上看到的趵突泉流出的泉水和泉水流过岸边“幽静”的环境。)
    2.那泉水的特点是什么?(板书:清浅 鲜洁)
    3.怎么理解“清浅”“鲜洁”?
    (“清浅”的意思是干净、清澈见底。“鲜洁”的意思是水质鲜活,没有杂质。)
    4.“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一半的妩媚。”“妩媚”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妩媚”一般形容女子、花木等姿态美好可爱。作者感到在济南美丽的山光水色之中,趵突泉的美丽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假如没有趵突泉,就大大逊色了。)
      (三)看图画,阅读学习第三段。
    1.教学过渡:作者说“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一半的妩媚。”接下来,我们就看看趵突泉到底是怎样的“妩媚”。
    2.指名读这一段。这一段哪几句具体写大泉?(3~6句)
      3.作者笔下描绘的大泉是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特点? (看到水从三个大泉眼里往上冒,不断地翻滚。)
      4.写“不断地翻滚”是怎样具体写的?(“像煮沸了似的,不断地翻滚。”“……没昼没夜地冒,冒,冒,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好像永远不知疲倦。”)(板书:昼夜翻滚)
      5.作者一边描绘大泉,一边写出了自己的感受。想象水“翻滚”的样子,联系课文内容,说说翻滚的大泉给作者和我们的感觉是什么?(自然的伟大)
      6.反复读这三句话,从中体会作者深深的感受。
      7.在这一段里,作者除了写大泉的景象,还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泉池的形状、泉口的位置和水的流向)
      8.如果说,平时的趵突泉那么“翻滚”,“好像永远不知疲倦”,那么,冬天的趵突泉怎样呢?(更好)
      9.怎么“更好”?是一个怎样“更好”的景象?平时的泉“伟大”,冬天的泉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 (“神秘的境界”)
    10.讨论重点句子:
    (1)“一年四季……翻滚”“你立定呆呆……正眼去看”“不由……神秘的境界”“泉上起了……飘荡着”
    “你立定呆呆地看三分钟,便觉得自然的伟大,使你再不敢正眼去看。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好像永远不感到疲乏,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这是作者在观察、欣赏三个大泉时的感受,从三个大泉的喷涌、翻滚中,作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力量,“不敢正眼去看”,是对大自然的敬畏,表现三个大泉震撼人心的美。
    (2)“永远……永远……永远……”排比句式具体表现作者从三个大泉体会到的大自然的伟大。从作者的独特感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三个大泉的壮美。
    11.小结:这一段描写趵突泉大泉的美丽景色,突出表现了大泉“昼夜不息”地“翻滚”的自然的伟大,以及冬天趵突泉的神秘感。使我们和作者一样感受了自然的震撼。
    12.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四)阅读学习第四段。
    1.齐读这一段,作者怎样从描写大泉过渡到描写小泉的?(过渡句:“池边还有数不清的小泉眼”)
       2.小泉有什么特点?(多姿多态)
       3.怎么“多姿多态”?作者采用什么句式列举了泉水往上冒的样子?
        (“有的……有的……有的……”抓住小泉的种种姿态和变化莫测来表现小泉的“多姿多态”。)
    4.反复读这一段,抓住表现小泉不同姿态的词句,仔细品味小泉的各个特点,体会作者赋予的感情。
        5.描写小泉颜色多的成语?(板书:五光十色)
    5.作者写小泉,采用了什么手法来写的?(比喻)
    三、合作探究,感悟不同。
    找出描写大泉、小泉特点的词语,说说各有什么不同?
    四、朗读指导,入情入境。
    师:大泉表现的是一种壮丽、阳刚之美,朗读要有一定的气势;小泉表现的是一种秀丽、阴柔之美,要读得活泼一些。写大泉的文字中,有一句是写冬天大泉的情景:“冬天更好,……神秘的境界”,要读得轻些、慢些,仿佛真的进入一种神秘的境界。
    五、总结全文,激趣深化。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川秀丽,有很多有名的风景区,就名泉来说,除了济南的趵突泉,你还知道有哪些名泉?(无锡的二泉映月,杭州的虎跳泉)
    六、指导背诵,读写结合。
      1.背诵课文自己最喜欢的段落。
    2.沏一杯茶,观察茶叶在水中的变化,然后依照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七、板书设计:
    趵突泉      清浅鲜洁
    济南-----趵突泉:昼夜翻滚  
                     五光十色
    八、教学反思: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理解趵突泉的特色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读懂内容就必须品读全文,从字里行间去感受趵突泉的美。从而促进学生充分接触文本,教学中我教给学生抓词语意思理解句子,体会句子从而理解课文,最终感悟趵突泉美的。在学生学习泉水这部分时,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从句子中提炼出重点词语,反复阅读,细细品味,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去寻找,去感悟。如学习理解“清浅、鲜洁”这两个词语时,首先学生说意思,然后引导学生体会趵突泉总的特点。在理解趵突泉冬天时的美时,我引导学生理解“仙境”的意思,再想象出画面,做到如见其形、如闻其声。最后我采用感情朗读的方式夯实对文本的感悟,感受美。
    但是,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感到在教学本课时,学生读的时间还不是很充分,打算进行仿写也进行得比较匆忙,语文课堂上的课外延伸力度还不够,这都将成为今后语文教学的改进之处。
    课堂作业新设计
    1. 看拼音,写词语。
    hú  shuǐ     zhòu yè  jīng yíng  shén mì
    (    )   (  ) (    )  (  )
    附答案:
    湖水  昼夜  晶莹  神秘
    2. 选择“胜”的正确意思,将正确意思的编号填在括号内。
     “胜”字的意思有:①胜利(跟“负”或“败”相对)②打败
    ③一个比一个优越  ④优美的(景物、境界等)⑤能够承担
    (1)我们都知道拿出实际行动,胜过空洞的言辞。( )
    (2)我们的战士英勇顽强,终于战胜了敌人。( )
    (3)这项工作小刚完全可以胜任。( )
    (4)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 )
    (5)这个球打了二十几个回合,还不分胜负。( )
    附答案:
    (1)③   (2)②  (3) ⑤  (4) ④   (5)①
    3.你喜欢趵突泉吗?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画。
    备课资料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正红旗人,本名舒庆春,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短篇小说《赶集》等。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1966年8月24日,中国作家老舍因不堪忍受红卫兵的暴力批斗,在北京太平湖投湖自尽。1978年初,老舍得到平反,恢复了“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标签
    540508

    540508

    0

    0

    0

    img

    新教科版9趵突泉教案及作业题答案

    下载积分 钻石会员
    1 免费
    请您 登录后 下载 !
    说明

    您下载所消耗的积分将转交上传作者。上传资源,免费获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