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分享 好教案logo
首页 三年级 三年级古诗三首池上寻隐者不遇小儿垂钓教案及作业题答案

本文由 yangli881118 收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三年级古诗三首池上寻隐者不遇小儿垂钓教案及作业题答案

  • 资源类别:三年级教案
  • 所属教版:三年级人教版语文
  • 文件格式:ppt/doc
  • 大小:未知
  • 浏览次数:1009
  • 整理时间:2021-11-02
  • 古诗三首
    教学要求
    1.会认生字“撑”。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整体感知诗歌的音韵美。 
    3.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4.开发想象力,感受童年的快乐。
    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有声有色地朗读,在诵读中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和音韵美。 
    2.引导学生和文本进行对话,做到熟读能诵。 
    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生字“撑”。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整体感知诗歌的音韵美。
    3.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资助交流,揭示课题。 
    1.初夏的时候,我路过公园里的小池塘时,看到有几朵小荷花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不由得让我想起了诗人杨万里《小池》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说到池塘、荷花,你们还想到了哪些诗句呢,我们来交流一下,好吗?(学生交流)。
    2.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也是讲夏日池塘里发生的事,它的题目就叫《池上》。(出示课题)。   
    3.诗人介绍。
    二、交流学习古诗的方法,自主学习古诗。 
    1.通过以往学习古诗的经验,你有什么好方法,能很快地熟悉古诗、理解古诗?
    学生小组交流。
    2.用我们总结的这些方法,看看谁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更多的收获。   
    学生自主学习古诗。    
    3.课件展示诗句,指名朗读。 
    4.师生点评。 
    5.老师范读并指导学生有节奏地朗读古诗。    
    三、小组合作,交流诗意。 
    1.小组内先读一读诗句,思考每句诗的意思。把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讨论。 
    2.汇报交流。(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见解,并倾听、思考,为同学的精彩发言喝彩,若有不同意见,补充交流) 
    3.教师点拨。 
    (1)引读诗句,想想诗人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抓住“撑”、“偷”、“藏”、“开”等词语,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心情。
    (3)你能把四句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  
    四、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1)前两行(板书:偷采  白莲回)──小娃偷采莲(板书:景美、引人)。
      (2)后两行(板书:不解  浮萍开)──景美童心纯(板书:童真、童心、童趣)
    五、尝试背诵古诗。
    六、总结  
    今天,我们在美丽的夏季,在一望无际的碧绿的池塘边跟随着诗人白居易走进诗歌,走进童年,我们无限畅想,我们深切感悟,让我们永远保持一颗童真、童趣。
    七、板书设计。
    池上    
               偷采  白莲回    景美、引人              
    不解  浮萍开      童真、童心、童趣
    八、课后反思: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也往往是多元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提倡自主阅读,尊重学生个体感受。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总能焕发出迷人的光彩,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运用了提倡自主阅读,尊重个体感受,重视学法指导,体现各方互动,恰当运用激励等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努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无论是课前、课中还是课后,学生都以各种形式表现出对古诗的浓厚兴趣。不足之处在于小组合作学习时个别学生自控力较差,今后教学中应多训练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教师的语言还应更加简洁,充分体现精讲多练的原则,尽可能多的把课堂时间留给学生。
     
     
    课堂作业新设计
    1.把下面诗句补充完整。
    小娃撑(            ),偷采(          )。不解(           ),浮萍(       )。
     
    附答案:
    小艇  白莲回   藏踪迹   一道开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浮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答案:
    偷:背着家人。 解:知道。 浮萍:水面浮生植物。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整体感知诗歌的音韵美。
    2.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寻隐者不遇。
    2.释题。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
      寻:寻找,寻访。隐者:独居大山林里的人。遇:碰见,遇上。 这首诗说的是诗人去访问隐者却没有遇见。
        3.质疑: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围绕"寻"思考。如,诗人为什么没遇上?有没有问问其他人?为什么不在那等一会儿?
    二、交流学习古诗的方法,自主学习古诗。 
    1.用我们总结的学习古诗的方法,看看谁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更多的收获。   
    学生自主学习古诗。    
    2.课件展示诗句,指名朗读。 
    3.师生点评。 
    4.老师范读并指导学生有节奏地朗读古诗。    
    松下/问/童子,(板书:问:满怀希望)
               言师/采药/去。(板书:不遇     失望)
               只在/此/山中,(板书:可遇     一线希望)
               云深/不知/处。(板书:难遇    彻底失望)
    • 小组合作,交流诗意。 
    1.小组内先读一读诗句,思考每句诗的意思。把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讨论。 
    2.汇报交流。(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见解,并倾听、思考,为同学的精彩发言喝彩,若有不同意见,补充交流) 
    3.教师点拨。 
    (1)引读前两句,想想“松下问童子”告诉我们什么?由“言师采药去”可知道什么?还可以推测诗人问了什么?
    (2)引读后两句,想想:这两句话是谁说的?由此可以推测出诗人问了什么?
    从童子的回答中我们可以想象到什么?
    诗人听了童子的回答后可能会有些什么动作?心里会想些什么?
    (3)你能把四句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  
    四、感悟诗情。
        读完全诗后,你们觉得诗人所抒发的感情是什么?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五、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六、总结  
        这首古诗平淡中蕴含深沉,这就是苦吟诗人推敲的结果。让我们再一次齐读贾岛的这首寻隐者不遇(配乐吟诵)。
     
    七、板书设计。
                   【唐  贾岛】  
          问       满怀希望  
        不遇     失望  
          可遇     一线希望  
          难遇     彻底失望
    八、课后反思:
    这首诗,作者没有写寻访者不遇的失望心情,而是通过童子的答话,用极其朴素、自然的文字,从侧面描绘了隐者隐居的山林之幽深、壮美。这山林的形象同隐者的形 象,在作者的笔下是有着内在联系的。教学时,在弄懂句意的同时,教者要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中表达的意境,想象诗人描绘的情景。“松下”可见松树的高大,隐者住处环境的壮美与幽静;“采药”道出了山中草木繁茂,遍藏奇珍异宝;“云深”,既写出了云雾的浓重厚密,又写出了山林的高大幽深。这些词语朴实 无华、不加雕琢,而有机地连缀在《寻隐者不遇》这首诗中,个个都显示了不凡的光彩,成为壮美山林的传神之笔。
    在品读中让学生依照诗句将松、童子、“我” 所在的环境,以彩粉、笔画的形式,在黑板上勾勒出来,与全诗对照,以达到诗情和画意完美的统一。从诗本身的语言文字出发,通过合理想象来揭示诗的画面或艺 术形象,这是古诗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不足之处:语文教学倡导以读带讲,在本节教学中读的环节太少,形式应多样化。另外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本课挖得有点过深,今后一定要在这方面多思考,教学设计要把握好学段目标,更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课堂作业新设计
    1.把下面诗句补充完整。
    松下(           ),(      )采药去。只在(          ),云深(       )处。
     
    附答案:
    问童子  言师   此山中  不知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答案:
    寻:寻访。  隐者:隐士,隐居的人。古代一般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有德才的人。不遇:没有遇到,没有见到。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整体感知诗歌的音韵美。
    2.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认识一位诗人。他的名字叫“胡令能”。谁了解他? (出示:胡令能 唐代诗人,早年曾为一手工匠,即修补锅碗盆缸的手工业者,人称“胡钉铰”。但是他为人聪明勤奋好学,善于吟诗。他隐居在家乡莆田,其诗传世仅四首。)
    2.一位手工匠最后能写出千古流传的诗歌,真了不起呀!让我们带着敬意读读他的名字。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他最有名的一首诗《小儿垂钓》。 (板书:小儿垂钓) 
    4.“垂钓”就是钓鱼的意思,那“小儿垂钓”的意思就是小孩子钓鱼。同学们,钓鱼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你们钓过鱼吗?钓鱼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5.钓鱼是一门学问,诗人笔下的小儿垂钓可是另有一番情趣呢!(出示整首诗内容,师配乐范读诗歌)。   
    二、初读古诗,了解孩子的乐趣。 
    1.你们都被这首小诗吸引了。它呀就写在书上,翻开书p114,请同学们自由地把这首诗读一读,然后读给你的小组成员听。看谁能把诗歌读正确,读流利?  
    2、请同学们把生字带进这首诗读,同桌比赛读一读。个别读。 
    3、诗歌是一首讲究节奏的文体,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每一行有7个字,共四句。每行停顿都是2/2/3。所以我们朗读时字音要准确,停顿节奏也要准确。(出示:标上分隔号的整首诗内容)谁愿意再来读读看?齐读。    
    三、细读古诗,品味孩子的乐趣。 
    1.诗读正确了,可是,要真正地体会这首诗的情趣和意境,还需要好好地读一读。请你以小组为单位再去轻轻地读一读,抓住诗中的词语好好体会体会,把你认为有趣传神的词圈画出来。 
    ⑴出示第一、二行。 
    ①在古诗的第一、二行你读出了什么? 
    “蓬头”  头发梳得不是很整齐。从中你品出了什么?“蓬头”中品出了淘气,一个“蓬头”,真是野趣十足呀! (板书:蓬头:淘气)
    ②“蓬头”写出了小孩的外貌,还有个词形象地写出了小孩钓鱼的姿态呢? “侧坐”就是侧身而坐。从小孩坐的姿态看得出小孩钓鱼时怎样呀?一个“侧坐”,把小儿垂钓刻画得惟妙惟肖、生动传神,悠闲自在! 
    ③“莓苔”就是青苔,这里泛指野草。“草映身”:小孩就坐在草丛中。可以想象小儿垂钓之处是花红柳绿,生机勃勃,生趣盎然。 
    ④“学”不是玩,小孩似懂非懂,专注认真,趣味无穷。  (学:认真专注)
    ⑤“垂纶”的纶是绞丝旁,这里是指钓鱼用的丝线,垂纶就是垂钓的意思。 
    小结:同学们从一、二两行诗中体会出了小儿垂钓的种种乐趣,,能把你体会到的“趣”读出来吗?教你方法:边读边想形象。指名读,草长的这么茂盛,环境这么安静,声音应该放低一点,齐! 
    ⑵ 这个时候,小孩子坐着钓啊钓,眼看鱼浮子动了一下,又动了一下,怎么样了? 可就在这个时候,来了个路人(出示贴图),咱们一起读最后两行,出示第三、第四行,上面两行我们读出了天真,专心的孩子,这两行呢? 
    (1)①小孩正在专心致志的钓鱼,行人匆匆走来大声向他问路,小孩心里会怎么想呢? 
    ②如果你是那个小孩,你会对行人做什么手势? 
    ③你认为课文中的那个小孩做的是什么手势? 
    ④“遥招手”,(板书:动作)为什么不是“摆手”呢?同桌的同学讨论讨论。 (怕鱼惊:心理)
    (2)现在我们再来读整首诗,注意读出其中的情趣来。
    声音特别响亮,但缺少一点画面感,师范读(此处应该有掌声,咱们读的是诗,更读的是诗中的画面,诗中的情)练一练。推荐人读,指导朗读(遥招手语速要快  前两行营造钓鱼安静的环境,后两行要突出紧张的心情)
    (3)现在请同学们看着这幅画面自己连着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4)说得很好。能把这组有趣的镜头表现出来吗?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试着演一演诗句的内容,可以用诗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过会我们来进行个表演赛。(情境表演) 
    (5)刚才我们通过抓词语,想画面,品意境,演情景感受到了小儿垂钓的乐趣。
    四、吟诵古诗,尝试背诵古诗。
    五、总结  
    1.出示:冰心奶奶说过:除了宇宙最可爱的就是儿童。一个成人再也无法变成儿童,儿童世界永远是一个人最眷恋的“精神家园”。 
    2愿我们小朋友永远都拥有这世上最宝贵的童真、童趣、童心。
     
    七、板书设计。
    小儿垂钓    
    蓬头:可爱   
               学:专注              
    遥招手:动作
    怕得鱼惊:心理
    八、课后反思:
    《小儿垂钓》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绝句。作者是唐代诗人胡令能。诗描写了一个小孩儿初学钓鱼时的情景,孩子认真专注,天真浪漫的神态跃然纸上。诗句通俗易懂,活灵活现的勾画出一个天真浪漫的小孩儿的形象,让读者感到逼真,亲切。
        根据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象,体验情感,丰富学生的积累,陶冶爱美情趣。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理解诗句、诗意,体会情感,培养想象能力。根据学生自己的体验,仿创儿童活动的新古诗。
        为切实突破难点,我主要采用“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吟一吟”的方式贯穿全诗的学习,理解相关字词,想象画面,吟诵感悟,进入古诗描绘的意境。在教学中我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启发诱导学生自己通过看图、结合偏旁、做做动作、想象画面等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不足之处在于,涉及的一些问题比较碎,而且教师还是舍不得放手让学生说,在说说孩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时,没有能积极引导学生把学习古诗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来感知,想象诗句中描写的景象,也忽视了插图的功效。
     
     
    课堂作业新设计
    1.把下面诗句补充完整。
    蓬头稚子(            ),侧坐莓苔(          )。路人借问(           ),怕得鱼惊(       )。
     
    附答案:
    学垂纶  草映身  遥招手  不应人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蓬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稚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答案:
    蓬头:形容小孩可爱。稚子:年龄小的孩子。 莓:一种野草。 苔:苔藓植物。 映:遮映。 应:回应,理睬。
     
    标签
    img

    三年级古诗三首池上寻隐者不遇小儿垂钓教案及作业题答案

    下载积分 钻石会员
    1 免费
    请您 登录后 下载 !
    说明

    您下载所消耗的积分将转交上传作者。上传资源,免费获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