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 122046856 收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围绕“高效的读书方法”展开讨论,在交流平台中交流这个话题。重点了解摘抄法的使用。
2.掌握助词“得”的运用方法。
3.了解顶针手法。知道汉字书写中撇和捺的舒展决定了汉字的优美。
4.积累背诵诗歌《采莲曲》。
教学重点:
1.围绕“高效的读书方法”展开讨论,在交流平台中交流这个话题。重点了解摘抄法的使用。
2.掌握助词“得”的运用方法。了解顶针手法。积累背诵诗歌《采莲曲》。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喜欢旅行吗?还记得哪些美妙的风景呢?外出旅行一定要带的东西是什么?为什么?
预设:
外出旅行一定要带相机,这样以后可以通过浏览照片,回忆起当时的美妙风景。相机可以帮助我们记住沿途的风景。
二、交流平台
1.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很多东西读完了很快就忘记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预设:把优美的句子摘抄下来。
2.读一读交流平台上的话,说一说:关于摘抄你知道了什么?四位同学的摘抄有什么特点?
预设:
摘抄主要是摘抄好的句子,摘抄要归类摘抄,摘抄时可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优美的语段要尝试背诵,摘抄时还要注明作者和出处,方便日后查找。
总结摘抄的方法:
(1)摘抄型笔记:把读书时发现的好词语、句子、片断摘录下来。
(2)提纲型笔记:将原来较长的书或文章用提纲的形式摘录下来。
(3)感想型笔记:感想型笔记也就是读后感,把读书时的心得体会写成短小文章保存下来。
(4)评价型笔记:可以品评遣词造句的精妙,写出自己的理解、体会和感想,可以谈谈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见解或由此引发的联想,还可以指评原文的纰漏等。
3.关于读书,你还有什么高效的读书方法?小组交流。
展示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
预设:摘抄法读背法达标法讨论法脑图法
4.教师总结: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平时的阅读实践中,摘抄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要逐步形成影响自己一生的日积月累的摘抄好习惯,积硅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河。培养好读书,勤积累,在不断的内外吸收中提高理解和应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词句段运用
1.看看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把后两个句子写完整。说说自己积累的这样的句子。
小家伙摔得还挺重。
王老师急得直跺脚。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妈妈累得。
得。
2.说一说你的发现。
预设:我发现这些句子有一个特点:“得”字后面的内容是对“得”前面动词程度的一个补充。
3.进行补充练习。
例如:老奶奶笑得前仰后合。
翠鸟飞得像箭一般。
大公鸡叫得非常嘹亮。
敌人被打得落荒而逃。
4.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出示例句一:
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
说一说你的发现。
预设:后一句开头的词语就是前一句结尾的词语。
出示例句二: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
说一说你的发现。
预设:后一句开头的短语就是前一句结尾的短语。
我发现加点词语是上一句话的结尾,同时是下一句的开头,我知道这种写作手法叫顶针。
5.顶针句欣赏。
(1)晚会的灯光,由红变黄,黄变蓝,蓝再变成银,色彩缤纷,真是美极了!
(2)建筑房屋,必须有强固的地基;地基不强固,就不能砌成坚硬的墙壁;墙壁不坚硬,怎能盖成漂亮的楼房呢?
6.你能试着说一个顶针句吗?
学生自由表达。
四、写字有法
1.出示“英、柔、蒙、煤、及、雾、奏、翅”等8个汉字,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书写,重点观察撇和捺的书写情况。
2.发现撇的差异和捺的不同。
预设:并不是所有的撇都是一样的。撇包括长撇、短撇、斜撇、竖撇等,捺包括长捺、短捺、斜捺、横捺等。
3.感受撇和捺在汉字书写中的地位。撇和捺写得舒展,字形就优美。
五、日积月累
出示诗歌《采莲曲》。
1.领读古诗。
2.翻译诗文,理解诗歌表达的意境。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的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3.按照节奏背诵诗歌。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六、布置作业
1.学生谈收获,总结本课内容。
2.布置作业:背诵诗歌。使用学到的摘抄法做好读书笔记。
1.围绕“高效的读书方法”展开讨论,在交流平台中交流这个话题。重点了解摘抄法的使用。
2.掌握助词“得”的运用方法。
3.了解顶针手法。知道汉字书写中撇和捺的舒展决定了汉字的优美。
4.积累背诵诗歌《采莲曲》。
教学重点:
1.围绕“高效的读书方法”展开讨论,在交流平台中交流这个话题。重点了解摘抄法的使用。
2.掌握助词“得”的运用方法。了解顶针手法。积累背诵诗歌《采莲曲》。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喜欢旅行吗?还记得哪些美妙的风景呢?外出旅行一定要带的东西是什么?为什么?
预设:
外出旅行一定要带相机,这样以后可以通过浏览照片,回忆起当时的美妙风景。相机可以帮助我们记住沿途的风景。
二、交流平台
1.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很多东西读完了很快就忘记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预设:把优美的句子摘抄下来。
2.读一读交流平台上的话,说一说:关于摘抄你知道了什么?四位同学的摘抄有什么特点?
预设:
摘抄主要是摘抄好的句子,摘抄要归类摘抄,摘抄时可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优美的语段要尝试背诵,摘抄时还要注明作者和出处,方便日后查找。
总结摘抄的方法:
(1)摘抄型笔记:把读书时发现的好词语、句子、片断摘录下来。
(2)提纲型笔记:将原来较长的书或文章用提纲的形式摘录下来。
(3)感想型笔记:感想型笔记也就是读后感,把读书时的心得体会写成短小文章保存下来。
(4)评价型笔记:可以品评遣词造句的精妙,写出自己的理解、体会和感想,可以谈谈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见解或由此引发的联想,还可以指评原文的纰漏等。
3.关于读书,你还有什么高效的读书方法?小组交流。
展示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
预设:摘抄法读背法达标法讨论法脑图法
4.教师总结: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平时的阅读实践中,摘抄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要逐步形成影响自己一生的日积月累的摘抄好习惯,积硅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河。培养好读书,勤积累,在不断的内外吸收中提高理解和应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词句段运用
1.看看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把后两个句子写完整。说说自己积累的这样的句子。
小家伙摔得还挺重。
王老师急得直跺脚。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妈妈累得。
得。
2.说一说你的发现。
预设:我发现这些句子有一个特点:“得”字后面的内容是对“得”前面动词程度的一个补充。
3.进行补充练习。
例如:老奶奶笑得前仰后合。
翠鸟飞得像箭一般。
大公鸡叫得非常嘹亮。
敌人被打得落荒而逃。
4.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出示例句一:
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
说一说你的发现。
预设:后一句开头的词语就是前一句结尾的词语。
出示例句二: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
说一说你的发现。
预设:后一句开头的短语就是前一句结尾的短语。
我发现加点词语是上一句话的结尾,同时是下一句的开头,我知道这种写作手法叫顶针。
5.顶针句欣赏。
(1)晚会的灯光,由红变黄,黄变蓝,蓝再变成银,色彩缤纷,真是美极了!
(2)建筑房屋,必须有强固的地基;地基不强固,就不能砌成坚硬的墙壁;墙壁不坚硬,怎能盖成漂亮的楼房呢?
6.你能试着说一个顶针句吗?
学生自由表达。
四、写字有法
1.出示“英、柔、蒙、煤、及、雾、奏、翅”等8个汉字,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书写,重点观察撇和捺的书写情况。
2.发现撇的差异和捺的不同。
预设:并不是所有的撇都是一样的。撇包括长撇、短撇、斜撇、竖撇等,捺包括长捺、短捺、斜捺、横捺等。
3.感受撇和捺在汉字书写中的地位。撇和捺写得舒展,字形就优美。
五、日积月累
出示诗歌《采莲曲》。
1.领读古诗。
2.翻译诗文,理解诗歌表达的意境。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的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3.按照节奏背诵诗歌。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六、布置作业
1.学生谈收获,总结本课内容。
2.布置作业:背诵诗歌。使用学到的摘抄法做好读书笔记。
- 12-09上册语文课文3语文园地七教案
- 09-08下册语文部编人教版《语文园地七》教案与反思
- 11-25下册语文2019春部编人教版语文园地七教案
- 01-10下册语文部编版《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及反思
- 06-19下册语文册语文园地七教案反思练习(部编版)
- 08-26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七》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
- 11-06下册语文部编版《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及反思
- 02-23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七》第三课时教案部编版
- 10-14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6语文园地七教案
- 03-31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