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分享 好教案logo
首页 三年级 三年级人教版《司马光》教学设计
  • 资源类别:三年级教案
  • 所属教版:三年级人教版语文
  • 文件格式:ppt/doc
  • 大小:未知
  • 浏览次数:1084
  • 整理时间:2022-07-13
  • 教科书分析:

      1.课文摘自《宋史》,讲述了一个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司马光砸缸救同伴,表现了小时候的司马光聪明机智,遇事沉着冷静的品质。课文是文言文,寥寥数语,三十个字,就把一件事情的发生、经过和结果写得清清楚楚,为学生这个单元的习作提供了一个范例。

      2.课后练习“跟着老师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既提出了朗读目标,也指出了教学的方式方法。“跟读”是一个比较快而且容易达成目标的教学方法,但也有其缺陷: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在初步跟读的基础上,还是需要在借助注释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停顿。

      3.课后练习题“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既提出了创造性复述的教学目标“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又指出了达标的方法兼过程目标“借助注释”了解句意,指明了教学程序的安排。因此,讲故事适宜安排在借助注释了解句子意思知道了解为什么这样停顿的之后。

      4.课后练习题3,关键是学生交流后老师的小结,从而使学生初步对文言文的语言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学情分析:

      1.课文是小学阶段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学生是首次接触这种文体的语言。因而,学生对文言文语言是陌生的。但是对于古代书面语学习而言,学生并不是完全没有基础的,他们已经学习了相当数量的古诗以及古代的名人名言,这些古诗、名言,在语言上与文言文是有相同之处的,这是教学要充分利用的有利条件。

      2.借助一定的条件复述课文或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借助注释说说古诗句的意思,这些训练,学生也已有过多次的实践,这同样是教学要充分利用的有利条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司”等5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司”等7个字,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通过跟读和了解句子意思,正确做到词句间的停顿,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释和结合生活实际,读懂句子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司马光的故事,了解完整讲述一件简单的事情的要求。

      4.通过和同学交流,初步了解文言文的语言与现代文的不同。(以单音节词为主,有的词的意思与现在的不同)

      重点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2、3。

      难点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3、4。

      教学准备:

      教师:“司”等5个会认读的字的字卡(不注音),教学PPT。

      学生:每人一套“司”等5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的)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注:1.教学过程中的“反馈指导”指的是采用班级的组织形式进行交流汇报,以获取学生学习结果以及思维过程,相机进行指导达标。2.学生答案,注意指导符合语法规范;并只要求意思相同,不要求文字雷同,设计中不再说明。)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释题,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

      (一)激趣导入,释题

      1.导语:通过对第八单元导读的了解,我们知道了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表现人物美好品质的课文。我们学习的课文《掌声》,谁能记得课文表现了同学们和英子什么样的美好品质呢?(指名回答。)对了。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体会到同学们关爱、尊重他人和英子微笑面对生活的美好品质。那么,谁还记得这个单元的两个主要学习目标呢?(指名回答)是的,这两个主要的学习目标是: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意思;学习写一件简单的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新的课文,努力达成单元的主要目标。那么,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表现了谁的美好品质呢?请看老师板书课题。

      1.板书课题:24司马光(“司”注音)。

      2.出示任务:自己借助拼音读准题目。

      3.反馈指导:指名读题目;订正后全班齐读课题。

      4.释题。

      提问:通过课题,你知道课文要表现谁的美好品质呢?(指名回答。预设:通过课题,我知道课文要表现司马光的美好品质。)

      (二)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

      导语:通过课题,我们知道课文要表现司马光的美好品质。司马光是谁呢?(PPT出示司马光的图片,简介复姓司马和司马光。资料见《教师用书》。)那么,课文讲述了司马光一件什么样的事情?表现了他的什么美好品质呢?我们学习了这课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了,了解了课文内容,进行了有关的练习,就能知道了。

      二、指导预习,粗知课文大意(或整体感知课文)

      (一)指导预习

      1.导语:课文是一篇文言文,是古人写的文章,在语言上,与我们学习的其他课文有所不同,但与我们学习过的古诗、读到的古人的名人名言是相同的,比如,很多词的意思与我们现在是相同的。我们可以利用读懂古诗和古人的名人名言的方法来读这篇课文。

      出示预习任务。

      (1)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一下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朗读下来。

      (2)读完课文后,把会认读的字词圈画出来,借助拼音,把生字词读准。

      (3)借助注释,思考:课文讲了小时候的司马光的一件什么事情?(提示用“谁干什么”的句式简单说说。)

      2.反馈指导。

      (1)PPT出示会认读的生字词(注音)。通过个别指名检查等方法,指导读准生字读音。

      (2)说说哪个生字容易读错,指导读准音难字。预设:“司”“持”。

      (3)“跌、弃、持”口头组词。(注意引导组与课文意思相同或相近的双音节词或多音节的词)

      (4)PPT出示会写字词“庭院、登山、众多”复习认读。

      3.导语:我们学习了课文会认读的字,复习了会写的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其中会认读的字词和会写的字词中红色的字,学习完课文,就要求正确书写。下面我们继续预习课文。

      出示任务:朗读课文,注意做到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继续思考预习任务3。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预习任务3。

      4.反馈指导。

      指名朗读课文,评议是否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听的同时继续思考预习任务3。

      (二)反馈预习任务3,粗知课文大意(整体感知课文)

      1.提问:课文讲了小时候的司马光的一件什么事情?

      指名回答。预设:课文讲了小时候的司马光砸缸救同伴的事情。

      2.小结:这篇文言文课文,寥寥数语,三十个字,就完整清楚地给我们讲述了一件事情,我们要好好学习学习。初读这篇课文,同学们借助注释,就粗知了课文的大意(或整体感知课文)并把课文读正确了。

      三、学习把课文读通顺

      1.导语:但是,这篇课文的朗读与我们学过的课文朗读有什么异同?怎样才能把课文读通顺呢?谁还记得朗读除了要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外,还要注意什么的停顿吗?(指名回答。预设还要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对了,还要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句子中间以词语或短语停顿,文言文的朗读停顿的要求与我们学过的课文的要求是相同的,但是,由于文言文的语言与现代语言有差异,所以读起来,会感觉又不一样。请听老师朗读课文,看看有什么感觉。

      出示任务:留心听老师朗读课文,在课文停顿的地方画上“/”。

      用较慢的速度朗读两次,朗读的停顿如下: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2.反馈指导。

      PPT出示朗读的停顿,订正是否这样画停顿。

      3.出示任务:借助PPT的停顿提示,跟老师读课文。

      用较慢的速度带读两次,再用正常速度带读一次。

      4.出示任务:借助PPT的停顿提示,自由练习朗读课文。

      个体操作。

      5.反馈指导。

      指名二、三个朗读后齐读课文一次。

      6.出示任务:对比以前课文朗读的句子中间停顿,同桌交流一下,这篇课文朗读的句子中间的停顿有什么不一样?

      7.反馈指导。

      预设:

      以前课文句子中间的停顿是没有一个字就停顿的。

      四、了解句子意思,通顺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导语:以前我们学习的课文,除了古诗外,都是现代的语言。现代的汉语言多是使用双音节词语或多音节词语,即两个字或两个字以上组成的词语,朗读时候,句子中间的以词语或短语为单位停顿。但是这篇课文朗读起来,句子中间的停顿为什么会出现一个字就停顿的现象呢?我们把课文的句子变成现代的语言,了解了句子的意思,就能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了。

      出示任务:借助注释和课文插图,利用自己原有的语文知识,用现在的语言,说说课文句子的意思。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说一句意思后,PPT出示意思;与课文句子比照着朗读。)

      预设:

      群儿/戏/于庭:(司马光和)几个同伴在庭院玩游戏。(板书:戏于庭)

      一儿/登瓮:有一个同伴爬上大瓮。(板书:登瓮)

      足跌/没/水中:失足跌入大瓮沉没在水里。(板书:没水中)

      众/皆/弃去:其他的同伴全部不管跑掉了。

      光/持石/击瓮/破之:司马光举起石头击打大瓮使大瓮破了一个大洞。(板书:持石破之)

      水/迸:(大瓮里的)水涌了出来。

      儿/得活:那个同伴得以活命。(板书:得活)

      提问:了解了句子的意思,通过比照着朗读,你知道为什么朗读课文会出现一个字就停顿的现象吗?(指名回答。预设:朗读课文会出现一个字就停顿的现象是因为一个字就是一个词语。)

      3.小结:是的,文言文多是一个字就是一个词,即很多单音节词,因此朗读文言文,除了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外,还要格外留心句子中间的停顿,以词语或短语做停顿单位,不要读破句子。

      出示任务:(PPT出示课文)你能不看着停顿,能正确通顺流利朗读课文吗?

      个体操作,同桌互检。

      4.反馈指导。

      指名两三个朗读,师生评议。

      5.导语:刚才在朗读课文的时候,有些同学好像已经能把课文背诵下来了,大家试一下,看能不能把课文背诵下来。

      出示任务:背诵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个体操作,同桌互检。

      6.反馈指导。

      指名两三个背诵,师生以词句间停顿为重点评议。齐背诵一次。

      五、小结:(学习状况和知识能力点)

      六、会认读的字认字的评价与词语表词语读记

      (一)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二)认字评价(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关注学习慢的学生)

      作业设计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司马光》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一)复习会认读的字和会写的字

      PPT出示会认读的字和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指名认读,齐读。

      (二)背诵课文

      指名和齐背诵。(板书:第一课时板书)

      二、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故事,感悟课文主题

      (一)复习句子意思

      1.导语:上一节课,我们借助注释和课文插图,利用自己原有的语文知识,用现在的语言,说了课文句子的意思,谁能给大家说一说呢?

      出示任务:默读课文,然后说一说课文句子的意思。

      个体操作。

      2.反馈指导。

      指名逐句说,PPT逐一出示。(预设见上一课时。)

      (二)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1.导语:借助注释和课文插图,利用自己原有的语文知识,就能读懂文言文课文的句子意思了。在这个基础上,你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吗?

      出示任务:在读懂课文句子意思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做到故事完整,语句通顺连贯。(提示:1.要补上故事发生的时间;2.讲故事时可用动作助说话。)

      个体操作。

      2.(PPT出示听故事交流要求)四人小组讲故事,互评交流;推选代表在班上讲。

      听故事交流要求:(1)留心听,评议标准: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完整;语句通顺连贯。(2)哪些地方可以讲得更好些。

      小组代表讲故事,师生评议交流。

      (三)感悟课文主题

      1.导语:我们借助注释和课文插图,利用自己原有的语文知识,读懂文言文课文的句子意思,用自己的话讲了这个故事。那么,你认为这件事表现了小时候的司马光什么样的美好品质呢?

      出示任务:用句子“这件事情表现了司马光……的美好品质。”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体会到的司马光的美好品质,并说说自己是怎样体会出来的。

      2.反馈指导。

      预设:

      这件事情表现了司马光聪明机智、沉着冷静的美好品质。

      从“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体会出来的。

      3.小结:课文用三十个字,就把司马光砸瓮救人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写完整,写清楚。让我们了解到小时候的司马光聪明机智,遇事沉着冷静的美好品质。

      三、初步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1.导语:三十个字,就把事情讲述完整,那么,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呢?

      出示任务:四人小组讨论讨论: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提示:小组长注意小结,并代表发言。)

      2.反馈指导:

      预设:

      (1)以单音节词为主;(2)有的词意思与现在的意思不太一样,如“登”“迸”:(3)有些语序不太一样,如“戏于庭”。

      3.小结:文言文,是古人的书面语,在语言上,与我们现在的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的是大多数词的意思与现在的基本相同。不同的一般有:(1)以单音节词为主;(2)有的词意思与现在的意思不太一样,如“登”“迸”:(3)有些语序不太一样,如“戏于庭”。

      四、总结:学习状况和知识能力点(知识能力点见教学过程中的导语和小结)

      五、写字教学

      (一)字形教学

      1.PPT示会写的字,读一遍。

      2.观察字形,思考哪个字容易写错,会错在哪里,同桌说一说。

      3.反馈指导。

      例:“庭”,里面是建字底,不是走之底;“登”,右上部是撇、撇、捺;“弃”,第一笔是点,不是横。

      (二)写字指导

      1.观察并说说字的各部件相互位置,笔画的变形、退让、延伸等。

      2.各写一个,反馈评议。

      3.按评议对照修改,然后每个字在写两个。

      六、写字练习

      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

      2.给家人讲一讲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见第一课时

    标签 司马光
    19841021

    19841021

    0

    0

    0

    img

    《司马光》教学设计

    下载积分 钻石会员
    1 免费
    请您 登录后 下载 !
    说明

    您下载所消耗的积分将转交上传作者。上传资源,免费获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