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分享 好教案logo
首页 三年级 三年级下册语文《惊弓之鸟》教案分析
  • 资源类别:三年级教案
  • 所属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
  • 文件格式:ppt/doc
  • 大小:未知
  • 浏览次数:1185
  • 整理时间:2021-03-26
  • 三年级语文下册《惊弓之鸟》教案分析

    【教材理解】:这篇课文是一个成语故事,讲述的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叫更羸,他观察了天上飞的一只大雁后,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使大雁掉了下来。原来这是一只受过箭伤、孤单失群的雁,一听到弦响就吓得从天上掉下来了。“惊弓之鸟”这个成语因此得名,比喻受过惊吓后,遇到一点儿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这则成语故事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全文共九个自然段,按照先果后因的顺序展开叙述,先写更羸提出不用箭,只需拉弓就能使大雁掉下来;然后写更羸试了一下,大雁果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最后以环环相扣的说理,分析推断虚发雁落的原因,是一篇很有说服力的推理文章。

    【设计理念】:选编《惊弓之鸟》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兴趣和习惯。教学的重点是联系上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要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上。这也是教学的难点。

    【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两年多的阅读学习训练,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他们对成语故事接触的比较早,也比较感兴趣,读的主动性较强。《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寓意浅显易懂,在教学中教师主要加强认识因果关系复句及朗读的训练,从而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先果后因”关系的句式。

    3、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惊弓之鸟”的本意,知道它的比喻意,通过有关语句体会人物的心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4、抓重点词句,感情朗读,分角色读、想象等手段,体验感悟文章内容。

    5、让学生受到要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善于思考的启示。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知道大雁掉下来的原因,了解为什么更羸一拉弓,大雁就掉下来了?

    2、更羸说的不用箭,只拉弓,就能让大雁从天上掉下来的原因的一段话。
    3、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体验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了解更羸:

    1、配合课文插图:图中骑着白马手拿弓箭的人叫更羸,他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2、出示第一段: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老师有疑问了?什么叫能手呢?我们先来看看“能”的意思。CAI出示,在能手这个词语当中,“能”是什么意思呢?

    能手”的“能”就是有才干的意思。

    那能手就是有才干的(人)。

    文中写更羸是(射箭)能手,就是指在射箭方面有才干的人。

    那我们通常把画画画得很棒的人叫(画画能手),很会下棋的人叫(下棋能手)。

    T:懂得学以致用,真了不起。我们从射箭能手这个词知道了更羸在射箭方面非常厉害,在这个句子中,还有哪个词语让你知道更羸了不起呢?

    S:有名

    T:“有名”的近义词?生快速回答:有名——著名、出名

    师小结:原来在这么短小的一句话中有这么多信息,带上对词语的理解,齐读这句。

    3、通过这句话,我们对更羸有了这么多了解。这节课,我们要学的一个成语就跟更羸有关,这个成语就是惊弓之鸟(板书课题:惊弓之鸟)。相信大家读了这个故事,一定会揭开他成为有名射箭能手的奥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前我们已经进行了预习,下面老师就来检查一下你们的预习情况。 

    2.出示词语课件

    惊弓之鸟   魏国  射箭  打猎  大雁  拉弦  大吃一惊  悲惨  愈合  孤单失群  裂开

    (2)出示

    本事(事读轻生):本领。
    大吃一惊:因出乎意料而非常惊奇。
    愈合:理解愈合指伤口长好。
    悲惨:处境和遭遇极其痛苦,令人伤心。

    孤单失群:形容孤单、无所依靠的人(或动物),不能与伙伴合群。
    过渡:解决了词语,同学们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更好。

    自由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通过个别学生的发言、补充,总结出这篇文章讲述的是:古时候魏国的射箭能手更羸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能使大雁掉下来的故事。

    同学们概括的十分准确,故事的主要人物除了更羸还有谁?他与更羸之间是什么关系?用两个字概括出来。(引导学生认识更羸

    与魏王之间的君臣关系。学生如果不能概括,教师可用学生熟知的同桌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进行引导。)

    三、学习课文,品读感悟

    1、、品读更羸拉弓前和魏王的对话。

    (1)这个故事是围绕魏王和更羸这对君臣的对话展开的,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1-4自然段,找一找更羸拉弓前他们君臣有着怎样的对话?找出来读一读,

    (2)指名读

    更羸看到大雁后做出了怎样的判断?更羸是信口雌黄吗?从哪个词可以看出他胸有成竹?(只要、就)所以我们在读这句话时要读出肯定的语气。

    你能用只要就说一句话吗?(指名)

    (3)更羸不用箭,只拉弓,就能把大雁射下来,同学们,你们相信吗?魏王相信吗?魏王是怎么说的?哪个词说明魏王不相信?谁再来读读魏王的话?

    (3)反馈:通过指读,引读,范读,渲染情绪引导学生读出更羸的自信和魏王的怀疑(品读1~3自然段)。

    (4)分角色朗读这段对话。

    更羸成功了没有?你从哪里看出他成功了?

    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

    这句话中有两个直字,意思相同吗?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也就不同了,这就是一词多义,比如打水,打电话。

    3、品读更羸拉弓后他们君臣的对话。

    看到这个情景,魏王的反应怎样?更羸又是如何回答的?

    这时他们君臣又有一段对话,从这里你又能体会到什么?自己先试着读读,看看应该怎样读?谁来读一读?

    反馈。理解“大吃一惊”一词。“大吃一惊”什么意思?会是怎样的表情?魏王看了大吃一惊,这时他心里是怎样想的?带着这种表情和想法读一读。更羸又是怎样的表情呢?笑笑说明了什么?(事情的发生全在他的意料之中)更羸到底是怎样判断出来的?自由读课文最后一段,小组合作完成习题。

    小组展示交流

    看到、听到、分析、结论。

    4、理解最后一段,体会前果后因式的因果关系句式和更羸的推理过程。

    课件出示“飞得慢,是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是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这两句话前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

    出示:因果——先果后因

    下面由老师引读因果句式,同学接读。

    师引读:之所以飞得慢,是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

    师引读: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所以——(叫得悲惨)。

    师引读: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所以——(飞得慢)

    师引读:叫得悲惨,是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小结:小结:我们在表述因果关系的句子时,可以先说原因,再说结果。常用的句式就是因为……,所以……。而我们来看看课文中的句子,你发现了什么?它是先说结果,再说原因。通过朗读,我们理解了更羸说的这句话两组分句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从这段话中你能体会到更羸是一个怎样的人?(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5、这篇课文以对话的形式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现在我们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当时的心理,最好加上动作和表情。

    三、揭示寓意。

    1、学完课文,你认为这只大雁是更羸射下来的吗?它是怎样掉下来的?人们把听到弦响害怕的鸟叫做惊弓之鸟。我们生活中,有一些人,也像这只大雁一样,曾经受过伤害,后来一遇到惊吓就害怕,我们也可以说他们是惊弓之鸟。

    3、《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流传了2000多年可谓家喻户晓,更羸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能使大雁掉下来,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得到怎样的启示?

    四、拓展延伸。

    因为这个成语故事有许多积极的意义,所以才流传了千百年,像《惊弓之鸟》这么好听有趣又有意义的成语故事还有很多,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一个成语故事,看看你们从这个故事中又得到了什么启发?

    【板书设计】:        20 惊弓之鸟

    观察:飞得慢  叫得惨    

    思考:箭伤作痛 孤单失群                                            结果:不用箭  只拉弓 

    标签 惊弓之鸟
    zhang8479

    zhang8479

    3

    2

    0

    img

    《惊弓之鸟》教案分析

    下载积分 钻石会员
    1 免费
    请您 登录后 下载 !
    说明

    您下载所消耗的积分将转交上传作者。上传资源,免费获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