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 11353587 收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七年级上册语文文学部落练习
一、文学部落
一、文学部落在《文学部落》的综合性学习中,同学们收集到下面一些材料,请你按要求答题。
①飞机上作报告——空话连篇。②春雨贵如油,点滴无白流。③老鼠进书房——咬文嚼字。④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⑤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描述贵州雨多、山多)。⑥茅台酒的出名有一段神奇的故事。1915年,茅台酒厂家把茅台酒送往巴拿马世界博览会去参展,博览会的美国赞助商见到茅台酒黄色的土罐罐,觉得太难看而拒绝接受,中国代表一气之下将一瓶茅台酒摔碎在地上,顿时散发出芳香、令人飘飘欲仙的酒味,并充满了大厅,各国代表为之倾到。结果茅台酒获得了博览会金牌。
1. 请写一条你收集到的材料,并注明类别。
①材料: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②类别:谚语
2.把上面的资料进行分类。(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序号)(2分)
(1)谚语类:②④(2)歇后语类:①③(3)民谣类:⑤ (4)故事类:⑥
3.从谚语、歇后语、民谣、故事中任选一类说出其特点,并举一例作简要分析。(3分)
答: 特点:生动、形象。如“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寥寥二句,既说出了贵州地区冬季雨天多晴天少的天气特色,又反映出云贵高原地表崎岖不平的地形状况。
二、试题样式
(一)、探究文学采风,回答问题:
1、现代许多杰出的作品是在什么基础上创作出来的?
答:是文学家、艺术家到民间去搜集文学艺术的创作素材创作出来的
2、每一个省的群众都流传着自己的民歌民谣,并形成自己的特色,请写出四个省具有代表本省特色的民歌民谣体裁。
答:1. 陕北的“信天游”2. 青海的“花儿”3.安徽的“花鼓”4.贵州的“摘菜调”
(二)综合性学习与探究
亲爱的同学,你在《到民间采风去》的综合性学习中,一定会被家乡的山山水水、民俗风情所陶醉,也一定会有许多惊喜的新发现吧!下面就请带我们走进你的家乡——遵义。
1.走进家乡名胜古迹:假如在这次活动中你被选为“走进家乡名胜古迹”活动小组的组长,要带领全组同学编一本反映家乡风光的读本,你计划怎样完成这个任务?请写出你们小组的主要活动过程,并给这个读本拟一个新颖、恰当的书名。(4分)
读本书名:《 风景这边独好 》
活动过程:⑴收集名胜古迹的相关信息;⑵实地采访,拍摄名胜古迹的相关照片;⑶整合信息,编写读本。
2.介绍家乡特产:在活动中,你一定品尝了不少家乡特产,那么,请你介绍一种自己最喜爱的家乡特产,并给它拟一条广告词,让它走出武穴,名扬天下。(3分)
特产名称:董酒 (遵义蛋糕)
广告词:懂天事莫如 董酒 (蛋糕,蛋糕,酥松香甜,美味佳肴)
3.探寻家乡节日风俗:假如你是“探寻家乡节日风俗”活动小组的成员,在展示课上,以家乡端午节为例,展示你组探寻的收获。(3分)
有关端午节的习俗: 家家门窗插艾叶,女儿回娘家,赛龙舟,吃粽子……
有关端午节的故事:屈原投江、白蛇娘娘喝雄黄酒显原形。
(三)从已学过的课文中用“故事”的形式把它写出来。
《杨布打狗》:杨布穿着白衣服出门,穿着黑衣服回家。他的狗只看衣服,不看人,因对杨布“迎而吠”。正如杨朱说的,现实社会中有很多人,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结果往往出错。
(四)你知道多少谚语和歇后语?每类请写出四条。
1. 谚语:① “人多力齐推山倒,众人拾柴火焰高 ② “谦虚的人学十当一,骄傲的人学一当十”
③“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
2. 歇后语:飞机上作报告——空话连篇
4、综合探究。(6分)
探究文学采风,回答问题。
⑴我国古代有采风的制度和传统,有专门的官员负责到民间搜集民歌,了解民俗风情,请说出两部与此相关的我国古代文学作品。(2分)
① ②
⑵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到处蕴藏着宝贵的文化遗产,到处流传着古老的传说,请概括写出你所了解的一个传说或民间故事。(4分)
参考答案4、(1)(2分)① 《诗经》 ② 《汉乐府》或 《乐府诗集》
(2)(4分)如四大民间传说或一些神话故事,要求要写出故事的名称、人物和故事的梗概。举例:女娲补天:因共工怒触不周山,天出现了一个窟窿,地出现了裂缝,大火和洪水肆虐,人类面临着空前大灾难,女娲目睹这一切,用了各种方法,经过一番辛劳整治,终于补好了天,并战胜了许多的灾害,让人民过上了安乐的生活。
5.学习探究。(7分)
泉州电视台闽南语频道(四套)正在热播“炮泉州俗语”节目,闲间三客围绕一个主题择取数个俗语进行讲解,插科打诨,趣味横生,令人大饱眼福和耳福。俗语有直白的,有含蕴的。现在,让我们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探究一下。
⑴俗语顾名思义就是通俗或粗俗的惯用语,如形容讲普通话掺杂方言的俗语是“鸡母屎半黑白”,也有文雅的,如“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劝告人们学艺要不断练习。请根据语境写出适当的俗语。3分
①:胡屠户道:“不要失你的时了!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 ’(痴心妄想)来!” 吴敬梓《范进中举》
②齐仰之:那……半夜三更来找我有何贵干? 陈毅: (没有重要的事不敢来麻烦)嘛。 沙叶新《陈毅市长》
③: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人的一份儿事去。“ ”(做事要早计划早安排),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朱自清《春》
⑵探究下列两个俗语的含义及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4分
①纸包不住火。
②小孩偷拿针,大汉偷扛杉。
参考答案⑴(3分①癞蛤蟆想吃天鹅肉②无事不登三宝殿③一年之计在于春
⑵(4分,每小题2分)①比喻,坏事总要暴露的。②对比,小时候不学好,长大必将做坏事,甚至犯罪。
6.民俗节日探究。(7分)
民俗节日是我国民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蕴藏着语文学习的宝贵资源。同学们伴随着这些节日度过了一年又一年,而对它的了解又有多少呢?那么,让我们一起去熟悉它,探究它,从而增进了解,获得知识。
⑴了解民俗节日。(2分)
请用线段将下列相关内容连接起来。
民俗节日 民俗活动 饮食文化
春节 赏月 包粽子
清明 踏青 吃润饼
端午 舞狮 尝月饼
中秋 赛龙舟 吃团圆饭
⑵品评民俗节日。(3分)
请结合⑴⑶题提示的内容,说说我国民俗节日的特色。
特色一: 特色二:
⑶探究诗句内涵。(2分)
下列诗句所表现的共同的文化内涵有哪些?
①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②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③汨罗沉没一流恨,湘楚常怀千古羞。 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⑴略
⑵品评民俗节日。(3分)
示例:①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②民俗活动与民俗饮食相结合。③民俗活动形式丰富多彩。④文化色彩浓厚。
(3)(2分)示例:①诗句内容与民俗节日相关。②描述民俗节日活动、节日气氛。③表现不同节日的不同特色。(答出两点即可)
三、文学采风
探究文学采风,回答问题:
(一)现代许多杰出的作品是在什么基础上创作出来的?
(二)每一个省的群众都流传着自己的民歌民谣,并形成自己的特色,请写出四个省具有代表本省特色的民歌民谣体裁。
1. 2. 3. 4.
(三)从已学过的课文中用“故事”的形式把它写出来。
(四)你知道多少谚语和歇后语?每类请写出四条。
1. 谚语:① ②
③ ④
2. 歇后语: ① ②
③ ④
答案:
三
(一)是文学家、艺术家到民间去搜集文学艺术的创作素材创作出来的。(二)1. 陕北的“信天游”2. 青海的“花儿”3.安徽的“花鼓”4.贵州的“摘菜调” (三)《杨布打狗》:杨布穿着白衣服出门,穿着黑衣服回家。他的狗只看衣服,不看人,因对杨布“迎而吠”。正如杨朱说的,现实社会中有很多人,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结果往往出错。(四)1.①“人多力齐推山倒,众人拾柴火焰高” 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③ “谦虚的人学十当一,骄傲的人学一当十” ④“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 2.①“大海里捞针——无出寻” ②“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③ “大路上的电杆——靠边站(失去权力)” ④“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一、文学部落在《文学部落》的综合性学习中,同学们收集到下面一些材料,请你按要求答题。
①飞机上作报告——空话连篇。②春雨贵如油,点滴无白流。③老鼠进书房——咬文嚼字。④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⑤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描述贵州雨多、山多)。⑥茅台酒的出名有一段神奇的故事。1915年,茅台酒厂家把茅台酒送往巴拿马世界博览会去参展,博览会的美国赞助商见到茅台酒黄色的土罐罐,觉得太难看而拒绝接受,中国代表一气之下将一瓶茅台酒摔碎在地上,顿时散发出芳香、令人飘飘欲仙的酒味,并充满了大厅,各国代表为之倾到。结果茅台酒获得了博览会金牌。
1. 请写一条你收集到的材料,并注明类别。
①材料: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②类别:谚语
2.把上面的资料进行分类。(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序号)(2分)
(1)谚语类:②④(2)歇后语类:①③(3)民谣类:⑤ (4)故事类:⑥
3.从谚语、歇后语、民谣、故事中任选一类说出其特点,并举一例作简要分析。(3分)
答: 特点:生动、形象。如“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寥寥二句,既说出了贵州地区冬季雨天多晴天少的天气特色,又反映出云贵高原地表崎岖不平的地形状况。
二、试题样式
(一)、探究文学采风,回答问题:
1、现代许多杰出的作品是在什么基础上创作出来的?
答:是文学家、艺术家到民间去搜集文学艺术的创作素材创作出来的
2、每一个省的群众都流传着自己的民歌民谣,并形成自己的特色,请写出四个省具有代表本省特色的民歌民谣体裁。
答:1. 陕北的“信天游”2. 青海的“花儿”3.安徽的“花鼓”4.贵州的“摘菜调”
(二)综合性学习与探究
亲爱的同学,你在《到民间采风去》的综合性学习中,一定会被家乡的山山水水、民俗风情所陶醉,也一定会有许多惊喜的新发现吧!下面就请带我们走进你的家乡——遵义。
1.走进家乡名胜古迹:假如在这次活动中你被选为“走进家乡名胜古迹”活动小组的组长,要带领全组同学编一本反映家乡风光的读本,你计划怎样完成这个任务?请写出你们小组的主要活动过程,并给这个读本拟一个新颖、恰当的书名。(4分)
读本书名:《 风景这边独好 》
活动过程:⑴收集名胜古迹的相关信息;⑵实地采访,拍摄名胜古迹的相关照片;⑶整合信息,编写读本。
2.介绍家乡特产:在活动中,你一定品尝了不少家乡特产,那么,请你介绍一种自己最喜爱的家乡特产,并给它拟一条广告词,让它走出武穴,名扬天下。(3分)
特产名称:董酒 (遵义蛋糕)
广告词:懂天事莫如 董酒 (蛋糕,蛋糕,酥松香甜,美味佳肴)
3.探寻家乡节日风俗:假如你是“探寻家乡节日风俗”活动小组的成员,在展示课上,以家乡端午节为例,展示你组探寻的收获。(3分)
有关端午节的习俗: 家家门窗插艾叶,女儿回娘家,赛龙舟,吃粽子……
有关端午节的故事:屈原投江、白蛇娘娘喝雄黄酒显原形。
(三)从已学过的课文中用“故事”的形式把它写出来。
《杨布打狗》:杨布穿着白衣服出门,穿着黑衣服回家。他的狗只看衣服,不看人,因对杨布“迎而吠”。正如杨朱说的,现实社会中有很多人,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结果往往出错。
(四)你知道多少谚语和歇后语?每类请写出四条。
1. 谚语:① “人多力齐推山倒,众人拾柴火焰高 ② “谦虚的人学十当一,骄傲的人学一当十”
③“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
2. 歇后语:飞机上作报告——空话连篇
4、综合探究。(6分)
探究文学采风,回答问题。
⑴我国古代有采风的制度和传统,有专门的官员负责到民间搜集民歌,了解民俗风情,请说出两部与此相关的我国古代文学作品。(2分)
① ②
⑵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到处蕴藏着宝贵的文化遗产,到处流传着古老的传说,请概括写出你所了解的一个传说或民间故事。(4分)
参考答案4、(1)(2分)① 《诗经》 ② 《汉乐府》或 《乐府诗集》
(2)(4分)如四大民间传说或一些神话故事,要求要写出故事的名称、人物和故事的梗概。举例:女娲补天:因共工怒触不周山,天出现了一个窟窿,地出现了裂缝,大火和洪水肆虐,人类面临着空前大灾难,女娲目睹这一切,用了各种方法,经过一番辛劳整治,终于补好了天,并战胜了许多的灾害,让人民过上了安乐的生活。
5.学习探究。(7分)
泉州电视台闽南语频道(四套)正在热播“炮泉州俗语”节目,闲间三客围绕一个主题择取数个俗语进行讲解,插科打诨,趣味横生,令人大饱眼福和耳福。俗语有直白的,有含蕴的。现在,让我们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探究一下。
⑴俗语顾名思义就是通俗或粗俗的惯用语,如形容讲普通话掺杂方言的俗语是“鸡母屎半黑白”,也有文雅的,如“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劝告人们学艺要不断练习。请根据语境写出适当的俗语。3分
①:胡屠户道:“不要失你的时了!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 ’(痴心妄想)来!” 吴敬梓《范进中举》
②齐仰之:那……半夜三更来找我有何贵干? 陈毅: (没有重要的事不敢来麻烦)嘛。 沙叶新《陈毅市长》
③: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人的一份儿事去。“ ”(做事要早计划早安排),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朱自清《春》
⑵探究下列两个俗语的含义及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4分
①纸包不住火。
②小孩偷拿针,大汉偷扛杉。
参考答案⑴(3分①癞蛤蟆想吃天鹅肉②无事不登三宝殿③一年之计在于春
⑵(4分,每小题2分)①比喻,坏事总要暴露的。②对比,小时候不学好,长大必将做坏事,甚至犯罪。
6.民俗节日探究。(7分)
民俗节日是我国民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蕴藏着语文学习的宝贵资源。同学们伴随着这些节日度过了一年又一年,而对它的了解又有多少呢?那么,让我们一起去熟悉它,探究它,从而增进了解,获得知识。
⑴了解民俗节日。(2分)
请用线段将下列相关内容连接起来。
民俗节日 民俗活动 饮食文化
春节 赏月 包粽子
清明 踏青 吃润饼
端午 舞狮 尝月饼
中秋 赛龙舟 吃团圆饭
⑵品评民俗节日。(3分)
请结合⑴⑶题提示的内容,说说我国民俗节日的特色。
特色一: 特色二:
⑶探究诗句内涵。(2分)
下列诗句所表现的共同的文化内涵有哪些?
①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②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③汨罗沉没一流恨,湘楚常怀千古羞。 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⑴略
⑵品评民俗节日。(3分)
示例:①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②民俗活动与民俗饮食相结合。③民俗活动形式丰富多彩。④文化色彩浓厚。
(3)(2分)示例:①诗句内容与民俗节日相关。②描述民俗节日活动、节日气氛。③表现不同节日的不同特色。(答出两点即可)
三、文学采风
探究文学采风,回答问题:
(一)现代许多杰出的作品是在什么基础上创作出来的?
(二)每一个省的群众都流传着自己的民歌民谣,并形成自己的特色,请写出四个省具有代表本省特色的民歌民谣体裁。
1. 2. 3. 4.
(三)从已学过的课文中用“故事”的形式把它写出来。
(四)你知道多少谚语和歇后语?每类请写出四条。
1. 谚语:① ②
③ ④
2. 歇后语: ① ②
③ ④
答案:
三
(一)是文学家、艺术家到民间去搜集文学艺术的创作素材创作出来的。(二)1. 陕北的“信天游”2. 青海的“花儿”3.安徽的“花鼓”4.贵州的“摘菜调” (三)《杨布打狗》:杨布穿着白衣服出门,穿着黑衣服回家。他的狗只看衣服,不看人,因对杨布“迎而吠”。正如杨朱说的,现实社会中有很多人,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结果往往出错。(四)1.①“人多力齐推山倒,众人拾柴火焰高” 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③ “谦虚的人学十当一,骄傲的人学一当十” ④“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 2.①“大海里捞针——无出寻” ②“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③ “大路上的电杆——靠边站(失去权力)” ④“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 04-20七年级上册语文《咏雪》同步练习
- 04-20七年级下册语文15最苦与最乐 同步练习1
- 04-14七年级下册语文1 邓稼先
- 04-14七年级下册语文2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能力训练
- 04-13七年级上册语文标点符号专项练习及答案
- 04-13七年级上册语文14 植树的牧羊人同步练习
- 04-13七年级上册语文3雨的四季
- 04-13七年级下册语文写作小专题 写出人物的精神
- 04-13七年级上册语文4《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
- 04-13七年级下册语文24 《河中石兽》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