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 mqb630 收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八年级上册语文10 短文二篇
10 短文二篇
课题
短文二篇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两篇短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便于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感情。
3.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
4.背诵并默写两篇短文。
过程与方法
1.重视诵读,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3.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及布局的匠心所在,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答谢中书书》,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2.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感受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
课
前
预
习
作者简介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人称“山中宰相”,南朝齐梁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丹阳秣(mò)陵(今江苏南京)人。著有《陶隐居集》《本草经集注》《二牛图》等。
苏轼(1037—1101),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擅长诗词、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文集《东坡全集》传世。代表作品有《赤壁赋》《石钟山记》《题西林壁》《赠刘景文》《饮湖上初晴后雨》等。
写作背景
《答谢中书书》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四十六(中华书局1958年版)。文章写于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陶弘景就是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而隐居山林。这些文人在他们的书信中,常常描山画水,以示志趣,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此文正是如此。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苏轼文集》卷七十一(中华书局1986年版)。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出狱后,他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地方军事助理官)。官衔上还加了“本州安置”字样,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实际上跟流放差不多。《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在被贬于黄州的困苦境遇中写的。元丰六年,是作者被贬谪到黄州的第四年。
读准字音
夕日欲颓(tuí)沉鳞竞跃(yuè)与其奇者(yù)未寝(qǐn)
相与(yǔ) 遂(suì) 藻(zǎo) 荇(xìnɡ)
古今异义
四时俱备(古义:季节 今义:某个时候)
晓雾将歇(古义:消散 今义:停止、休息)
夕日欲颓(古义:坠落 今义:衰败,萎靡)
盖竹柏影也(古义:原来是 今义:器物上部有遮盖作用的东西)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清闲的人 今义:指与事无关的人,多含贬义)
念无与为乐者(古义:考虑,想到 今义:想念)
月色入户(古义:单扇的门 今义:主要指人家)
一词多义
新课导入
中国的文人似乎与山水、自然有着特别的情结,这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好像永远无法割断的情愫。人生得意时,他们走向自然,向山山水水、一花一草笑谈自己心中的万丈豪情;仕途失意时,他们退隐江湖,大自然就成了他们最好的倾诉对象。多情文人与美丽山水结合的结果就是那一篇篇传诵千古的至情至性的美文,景以人名,人以景传。今天学习的两篇美文,一篇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一篇绘就一幅淡雅的月夜图,都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的清纯美好。语言朴素自然,富有诗情画意。
新课展开
答谢中书书
【朗读课文,翻译重点句子】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实是欲界之仙都。
4.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参考译文:
1.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2.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3.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4.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山川之美,在诗人陶弘景的笔下是怎样的情景?(引原句)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2.作者是怎样从听觉与视觉的角度来写一天中的景物变化?(引原句)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绘自己隐居地的秀美景色?
从形态、色彩、声音三个方面描摹其美景。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理清背诵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全文可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中间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分“晓”与“夕”两层来写。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
【反复诵读,感受美景】
作者笔下的景色很美,请问,美在哪里?
其一:山水相映之美。山的峻峭,水的明丽。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
其二:色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
其三:晨昏变化之美。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
其四:动静相衬之美。高峰为静,流水为动(形体);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光色);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声响)。
【课堂讨论,拓展延伸】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字里行间,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把握文章主旨】
谈谈你对本文主旨的理解。
本文以清峻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并通过借古证今,强调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的观点,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记承天寺夜游
【朗读课文,翻译重点句子】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参考译文:
1.这时月光悄悄照进门里(十分幽美),我于是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
2.(月光)照在庭院里好像一片积水澄澈透明,水中仿佛有藻、荇交错,原来是竹柏枝叶的影子。
3.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清闲的人罢了。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
一是作者被贬,心情郁闷、孤独;二是因为月色很美。
2.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你认为“闲人”是指什么样的人?
清闲的人。
4.“闲人”二字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复杂情感?
“闲”字饱含着作者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心情的寂寞,面对挫折逆境的豁达,面对孤独人生的感慨……也使我们看到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故其笔下的月夜才如此空灵、皎洁。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将短文划为三个层次,并用简练的话予以概括。
第一层(开头至“寻张怀民”):记叙,交代赏月散步的时间、原因。
第二层(“怀民亦未寝”至“盖竹柏影也”):写景,月光如水、竹影摇曳。
第三层(“何夜无月”至“……两人者耳”):议论,感叹人生、百感交集。
【品语言,赏美文】
1.找出本文写景的句子,说说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渲染出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2.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句中无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写皎洁的月光。作者用“积水空明”四字,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四字,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积水空明”是就月光本身来描写,给人以一池春水静谧之感。“用藻、荇交横”是以竹柏倒影来烘托月光,给人以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这个意境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心无尘俗的生活态度。
【把握文章主旨】
怎样理解本文的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对庭院月光的描写,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在其中。
写作方法运用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答谢中书书》
1.意境优美。
本文的意境美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山水相映之美。有山无水则无趣,有水无山又乏味。而这里“高峰入云”,山下溪流“清流见底”,峰高水清,相映成趣。
其二,色彩配合之美。这里“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还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石岩壁立千仞,五色争辉,加之又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景色绚丽动人。
其三,晨昏变化之美。前面写了四时俱备的常景,而四季之中,每天的早晚又不相同。早晨,猿啼哀鸣;傍晚,日沉鱼跃,静中见动,寂中现响,别具意趣。
其四,动静相衬之美。首先是形体的动与静,其次是光色的动与静,第三是声响的动与静。
2.结构缜密。
本文虽属小品文,但作者仍精心构思,全文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以“共谈”概说人人皆爱,以“美”点明全文中心。中间部分则具体描写山川之美。最后点出“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样,首尾呼应,议叙结合,使文章主体部分更为鲜明突出。
3.语言凝练。
这篇小品文语言极富特色,言简意赅,无一句之虚,无一字之冗。先言“高峰”给人以初步印象,再以“入云”给人以具体印象。“五色交辉”“猿鸟乱鸣”“沉鳞竞跃”,“交”“乱”“竞”几个词的运用,使颜色、声音、动作的状态表露无遗。本文以四言句为主,读来铿锵有声,最后以长句收尾,张弛有度。
《记承天寺夜游》
1.抓住特征描写景物。
作者抓住月夜这个特点入题,描绘庭院的月景,富有特色。“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全句无一句写“月”,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月光临照,“庭下如积水空明”,可见月光之清。月光透过竹叶柏枝,投影在地上,才会形成如此奇妙的景象。作者抓住月光的空明澄澈描绘了一幅美妙的月夜之景。
2.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本文虽是写景,但景中有情。作者见“月色入户”则“欣然起行”,欢喜之情溢于言表。“念无与为乐者”“遂”“寻”等无不显露出作者那微妙变化的思想感情。结尾更是用“闲人”表达了作者可以欣赏美景的愉悦之情与遭贬谪的寂寞、苦闷之情,同时又表现出自我排遣内心苦闷的豁达心胸。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运用动静相衬的写法描写一处景物,抒发自己的感情。(200字左右)
教学板书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教学反思
本堂课我仍注意学生的文言文语感,以通读为主要方式来让学生体味语言的自然美。学习写景的技巧,同时用比较阅读的形式来让学生区分这两篇短文在叙事写景方面的异同,从而加深了对这两篇文章的理解。整个过程无不体现着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营造了师生互动空间,引导学生走近作者的心灵深处,让学生在作者所营造的人、事、物、情、境中去感悟去思考。
方法指导:
情景交融的写法
在古诗文中,作者在描绘景色的同时,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景色的描写中,做到了情景交融。
体会文章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往往“景”好找,“情”难寻,要结合文章具体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际遇去体会作者要抒发的情感。
素材积累:
苏东坡名号的由来
苏轼号东坡居士,很多人或许并不知道东坡这个别号的由来以及由此折射出的人生的悲欢离合。元丰三年(1080),苏轼被贬黄州。初到黄州,苏轼生活困顿,黄州通判马正卿是他的故人,便从州府要来已经荒芜了的五十亩军营旧地给他种。营地位于黄州的东坡,次年春天,苏轼于其上筑书斋,题之曰“东坡雪堂”,作《雪堂记》。由于苏轼很仰慕唐朝的诗人白居易,而当年,白居易被贬谪四川忠州时,也曾在其他的东坡种植花木,并写下了不少闲适诗,《步东坡》为其中一首:“朝上东坡步,夕上东坡步。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因此苏轼自号曰“东坡居士”。“苏东坡”一名也由此名垂千古。
课题
短文二篇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两篇短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便于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感情。
3.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
4.背诵并默写两篇短文。
过程与方法
1.重视诵读,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3.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及布局的匠心所在,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答谢中书书》,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2.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感受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
课
前
预
习
作者简介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人称“山中宰相”,南朝齐梁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丹阳秣(mò)陵(今江苏南京)人。著有《陶隐居集》《本草经集注》《二牛图》等。
苏轼(1037—1101),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擅长诗词、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文集《东坡全集》传世。代表作品有《赤壁赋》《石钟山记》《题西林壁》《赠刘景文》《饮湖上初晴后雨》等。
写作背景
《答谢中书书》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四十六(中华书局1958年版)。文章写于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陶弘景就是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而隐居山林。这些文人在他们的书信中,常常描山画水,以示志趣,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此文正是如此。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苏轼文集》卷七十一(中华书局1986年版)。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出狱后,他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地方军事助理官)。官衔上还加了“本州安置”字样,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实际上跟流放差不多。《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在被贬于黄州的困苦境遇中写的。元丰六年,是作者被贬谪到黄州的第四年。
读准字音
夕日欲颓(tuí)沉鳞竞跃(yuè)与其奇者(yù)未寝(qǐn)
相与(yǔ) 遂(suì) 藻(zǎo) 荇(xìnɡ)
古今异义
四时俱备(古义:季节 今义:某个时候)
晓雾将歇(古义:消散 今义:停止、休息)
夕日欲颓(古义:坠落 今义:衰败,萎靡)
盖竹柏影也(古义:原来是 今义:器物上部有遮盖作用的东西)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清闲的人 今义:指与事无关的人,多含贬义)
念无与为乐者(古义:考虑,想到 今义:想念)
月色入户(古义:单扇的门 今义:主要指人家)
一词多义
新课导入
中国的文人似乎与山水、自然有着特别的情结,这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好像永远无法割断的情愫。人生得意时,他们走向自然,向山山水水、一花一草笑谈自己心中的万丈豪情;仕途失意时,他们退隐江湖,大自然就成了他们最好的倾诉对象。多情文人与美丽山水结合的结果就是那一篇篇传诵千古的至情至性的美文,景以人名,人以景传。今天学习的两篇美文,一篇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一篇绘就一幅淡雅的月夜图,都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的清纯美好。语言朴素自然,富有诗情画意。
新课展开
答谢中书书
【朗读课文,翻译重点句子】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实是欲界之仙都。
4.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参考译文:
1.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2.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3.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4.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山川之美,在诗人陶弘景的笔下是怎样的情景?(引原句)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2.作者是怎样从听觉与视觉的角度来写一天中的景物变化?(引原句)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绘自己隐居地的秀美景色?
从形态、色彩、声音三个方面描摹其美景。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理清背诵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全文可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中间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分“晓”与“夕”两层来写。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
【反复诵读,感受美景】
作者笔下的景色很美,请问,美在哪里?
其一:山水相映之美。山的峻峭,水的明丽。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
其二:色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
其三:晨昏变化之美。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
其四:动静相衬之美。高峰为静,流水为动(形体);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光色);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声响)。
【课堂讨论,拓展延伸】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字里行间,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把握文章主旨】
谈谈你对本文主旨的理解。
本文以清峻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并通过借古证今,强调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的观点,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记承天寺夜游
【朗读课文,翻译重点句子】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参考译文:
1.这时月光悄悄照进门里(十分幽美),我于是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
2.(月光)照在庭院里好像一片积水澄澈透明,水中仿佛有藻、荇交错,原来是竹柏枝叶的影子。
3.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清闲的人罢了。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
一是作者被贬,心情郁闷、孤独;二是因为月色很美。
2.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你认为“闲人”是指什么样的人?
清闲的人。
4.“闲人”二字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复杂情感?
“闲”字饱含着作者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心情的寂寞,面对挫折逆境的豁达,面对孤独人生的感慨……也使我们看到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故其笔下的月夜才如此空灵、皎洁。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将短文划为三个层次,并用简练的话予以概括。
第一层(开头至“寻张怀民”):记叙,交代赏月散步的时间、原因。
第二层(“怀民亦未寝”至“盖竹柏影也”):写景,月光如水、竹影摇曳。
第三层(“何夜无月”至“……两人者耳”):议论,感叹人生、百感交集。
【品语言,赏美文】
1.找出本文写景的句子,说说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渲染出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2.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句中无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写皎洁的月光。作者用“积水空明”四字,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四字,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积水空明”是就月光本身来描写,给人以一池春水静谧之感。“用藻、荇交横”是以竹柏倒影来烘托月光,给人以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这个意境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心无尘俗的生活态度。
【把握文章主旨】
怎样理解本文的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对庭院月光的描写,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在其中。
写作方法运用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答谢中书书》
1.意境优美。
本文的意境美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山水相映之美。有山无水则无趣,有水无山又乏味。而这里“高峰入云”,山下溪流“清流见底”,峰高水清,相映成趣。
其二,色彩配合之美。这里“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还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石岩壁立千仞,五色争辉,加之又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景色绚丽动人。
其三,晨昏变化之美。前面写了四时俱备的常景,而四季之中,每天的早晚又不相同。早晨,猿啼哀鸣;傍晚,日沉鱼跃,静中见动,寂中现响,别具意趣。
其四,动静相衬之美。首先是形体的动与静,其次是光色的动与静,第三是声响的动与静。
2.结构缜密。
本文虽属小品文,但作者仍精心构思,全文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以“共谈”概说人人皆爱,以“美”点明全文中心。中间部分则具体描写山川之美。最后点出“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样,首尾呼应,议叙结合,使文章主体部分更为鲜明突出。
3.语言凝练。
这篇小品文语言极富特色,言简意赅,无一句之虚,无一字之冗。先言“高峰”给人以初步印象,再以“入云”给人以具体印象。“五色交辉”“猿鸟乱鸣”“沉鳞竞跃”,“交”“乱”“竞”几个词的运用,使颜色、声音、动作的状态表露无遗。本文以四言句为主,读来铿锵有声,最后以长句收尾,张弛有度。
《记承天寺夜游》
1.抓住特征描写景物。
作者抓住月夜这个特点入题,描绘庭院的月景,富有特色。“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全句无一句写“月”,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月光临照,“庭下如积水空明”,可见月光之清。月光透过竹叶柏枝,投影在地上,才会形成如此奇妙的景象。作者抓住月光的空明澄澈描绘了一幅美妙的月夜之景。
2.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本文虽是写景,但景中有情。作者见“月色入户”则“欣然起行”,欢喜之情溢于言表。“念无与为乐者”“遂”“寻”等无不显露出作者那微妙变化的思想感情。结尾更是用“闲人”表达了作者可以欣赏美景的愉悦之情与遭贬谪的寂寞、苦闷之情,同时又表现出自我排遣内心苦闷的豁达心胸。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运用动静相衬的写法描写一处景物,抒发自己的感情。(200字左右)
教学板书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教学反思
本堂课我仍注意学生的文言文语感,以通读为主要方式来让学生体味语言的自然美。学习写景的技巧,同时用比较阅读的形式来让学生区分这两篇短文在叙事写景方面的异同,从而加深了对这两篇文章的理解。整个过程无不体现着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营造了师生互动空间,引导学生走近作者的心灵深处,让学生在作者所营造的人、事、物、情、境中去感悟去思考。
方法指导:
情景交融的写法
在古诗文中,作者在描绘景色的同时,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景色的描写中,做到了情景交融。
体会文章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往往“景”好找,“情”难寻,要结合文章具体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际遇去体会作者要抒发的情感。
素材积累:
苏东坡名号的由来
苏轼号东坡居士,很多人或许并不知道东坡这个别号的由来以及由此折射出的人生的悲欢离合。元丰三年(1080),苏轼被贬黄州。初到黄州,苏轼生活困顿,黄州通判马正卿是他的故人,便从州府要来已经荒芜了的五十亩军营旧地给他种。营地位于黄州的东坡,次年春天,苏轼于其上筑书斋,题之曰“东坡雪堂”,作《雪堂记》。由于苏轼很仰慕唐朝的诗人白居易,而当年,白居易被贬谪四川忠州时,也曾在其他的东坡种植花木,并写下了不少闲适诗,《步东坡》为其中一首:“朝上东坡步,夕上东坡步。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因此苏轼自号曰“东坡居士”。“苏东坡”一名也由此名垂千古。
下一篇学习《我为什么而活着》
- 01-14八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 倡导低碳生活.
- 01-13八年级上册语文5 藤野先生
- 01-12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 01-12八年级上册语文8 美丽的颜色
- 01-09八年级上册语文18 苏州园林
- 01-09八年级上册语文17 中国石拱桥
- 01-08八年级上册语文4一着惊海天(教案)
- 01-07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 学写故事
- 01-07八年级下册语文19 登勃朗峰(1)
- 01-05八年级上册语文18 苏州园林(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