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 814145 收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八年级下册语文23 马说
23* 马 说
激趣导入
播放伯乐相马短片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准确把握主旨并背诵全文。(重点)
2.掌握托物寓意的写法,领会课文的行文逻辑。(难点)
3.理解文章阐明的深刻道理,体会作者怀才不遇的怨愤之情。(重点)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唐代文学家,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他领导了著名的古文革新运动,反对骈文,提倡秦汉散文艺术。其散文雄奇奔放,代表作有《马说》《师说》《祭十二郎文》《送孟东野序》《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等。
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这是作者《杂说》四篇中的第四篇。题目是后人加的。《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795)至十六年(800)间。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要求擢用,但“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韩愈从自己的切身经历中,深感朝廷对下层知识分子不公,于是联系当时统治者压抑人才的情况和自己身居下位的处境,写了这篇文章。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疏通生字词,把不理解的字、词、句标注出来。
◆生难字
祇( ) 骈( )
槽枥( ) 粟( )
奴隶( ) 食马者( ) 外见( ) 无马邪( )
zhǐ pián cáo lì sù lì sì xiàn yé
◆通假字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才美不外见( )
食之不能尽其材( )
其真无马邪( )
同“饲”,喂
同“现”,表现
同“才”,才能,才干
同“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字词释义
◆古今异义
古义:有时 例句:一食或尽粟一石
今义:或者,或许
古义:这样 例句:是马也
今义:判断动词
古义:怎么 例句:安求其能千里也
今义:安全,平安
古义:这样之后 例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今义: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一词多义
食不饱,力不足( )
食之不能尽其材( )
策之不以其道( )
执策而临之( )
动词,吃
动词,通“饲”,喂
动词,用马鞭驱赶
名词,鞭子
安求其能千里也( )
虽有千里之能( )
动词,能够
名词,能力
安求其能千里也( )
策之不以其道( )
其真无马邪( )
其真不知马也( )
代词,它
代词,它的
副词,表示加强诘问语气
大概,表推测语气
◆词类活用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一食或尽粟一石( )
策之不以其道(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食之不能尽其材( )
形容词做动词,受屈辱
形容词做动词,吃尽
名词做动词,用马鞭驱赶
数量词做动词,行千里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尽,竭尽
◆文言句式
倒装句:
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应为“千里之马者”)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状语后置,应为“祗于奴隶人之手辱”)
省略句: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也”前面省略宾语“它”)
策之不以其道(省略主语“食马者”)
课文精讲
1.读课文,按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课文第一段主要写什么?
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着决定作用。
3.文章首句是发人深省的警句,是感慨万千的名言。那么,你们说说到底是先有伯乐,还是先有千里马?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
应该是先有千里马,后有伯乐。因为存在决定意识,伯乐善相马的知识和经验,必须从社会上(或自然界)存在着的大量的千里马身上取得,然后逐渐总结出来。但是因为世上有伯乐这种知识和本领的人实在太少了,所以作者要这样说。强调伯乐能识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千里马就会被埋没。
4.课文第二段说明了什么?
分析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进一步说明,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无法施展才华。为千里马被埋没鸣不平,为千里马得不到应有的待遇而感到同情和惋惜。
5.第三段中连用三个“不”字,将“食马者”的平庸刻画得入木三分,这是一种什么表现手法?
排比的修辞手法,刻画“食马者”的浅薄愚妄。
6.本文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比喻什么?
“伯乐”指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指封建社会那些被埋没、遭摧残的怀才不遇的贤能志士。“食马者”是指愚昧无知的统治者。
7.总结全文:本文通篇不离马,难道仅仅只是写千里马吗?
《马说》通篇用的是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全文寄托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和控诉。
分析文章语言特点
体会本文简练、含蓄的特点。
托物寓意的写法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寓深刻的思想于具体形象之中,言在此而意在彼,有咫尺论万里之势。文章语言简练,三个“也”字举足轻重。七个“不”字别有韵味。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七个“不”字如江河直下,将“食马者”的平庸浅薄写得淋漓尽致。
分析文章写作特点
1.托物寓意,中心明确。
文章借助伯乐和千里马,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将人才比作“千里马”,集中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抨击了统治者摧残和埋没人才的现象。
文章虽短,中心却十分突出。先从正面提出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然后笔锋一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反面展开议论。接下来,自然就写到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及其原因,对无知的“食马者”发出强烈的谴责,进行了辛辣的嘲讽。最后归结出“其真不知马也”这一贯穿全文的中心。
2.结构精巧,脉络清晰。
深入探究
1.本文论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作者表达了怎样的独特见解?
2.作者是怎样在文章中流露出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此文写于作者仕途屡遭挫折之时,因而本文正是他怀才不遇的怨愤情绪的宣泄。但在封建社会,压抑人才、埋没人才是一种普遍现象,因此韩愈之鸣是对整个封建社会埋没、摧残人才现象的深刻批判。
用“祗辱”“骈死”来描绘千里马的遭遇,可以看出作者对千里马的同情与怜悯。用“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来揭示千里马才能被埋没的原因,也可看出作者在为千里马鸣不平时,还有一种无奈和委屈之情。这些感情都蕴含在议论当中,使文章情理相融,从而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归纳中心
本文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提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见解,讽刺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愚昧和昏庸,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强烈愤慨之情。
拓展延伸
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在今天的社会中你会把“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名言作为自甘沉沦,一味埋怨环境的挡箭牌吗?如果未被发现怎么办?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熟读并背诵课文,说说作者借千里马表达了什么观点,寄寓了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作者把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食马者”,将人才比作“千里马”,而以伯乐喻指能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借千里马的遭遇集中抨击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社会现象,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
全文寄托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也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二、这篇短文仅100余字,多次提到“千里马”,却不显得啰嗦。作者提到“千里马”的方式有哪几种?各具有怎样的效果?
参考答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暗喻,以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比喻识别人才的人)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类比,借千里马难遇伯乐而最终被埋没的现象,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实。)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反问,表达对朝廷淹没人才的愤慨不满。)
三、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句子的语气特点。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次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想要和一般的马一样尚且不可能,怎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马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4.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人们不认识千里马吧!
四、阅读下面的短文,结合课文,写一段文字,谈谈你对人才问题的看法。不少于300字。
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
——《资治通鉴·唐纪八》
参考答案:
实现“中国梦”,人才是关键。当今社会需要知识型人才、高科技人才、复合型人才、一专多能的人才……作为个人,应当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同时,国家应当为培养、造就和使用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这些话题是常谈常新的,请你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
激趣导入
播放伯乐相马短片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准确把握主旨并背诵全文。(重点)
2.掌握托物寓意的写法,领会课文的行文逻辑。(难点)
3.理解文章阐明的深刻道理,体会作者怀才不遇的怨愤之情。(重点)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唐代文学家,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他领导了著名的古文革新运动,反对骈文,提倡秦汉散文艺术。其散文雄奇奔放,代表作有《马说》《师说》《祭十二郎文》《送孟东野序》《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等。
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这是作者《杂说》四篇中的第四篇。题目是后人加的。《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795)至十六年(800)间。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要求擢用,但“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韩愈从自己的切身经历中,深感朝廷对下层知识分子不公,于是联系当时统治者压抑人才的情况和自己身居下位的处境,写了这篇文章。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疏通生字词,把不理解的字、词、句标注出来。
◆生难字
祇( ) 骈( )
槽枥( ) 粟( )
奴隶( ) 食马者( ) 外见( ) 无马邪( )
zhǐ pián cáo lì sù lì sì xiàn yé
◆通假字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才美不外见( )
食之不能尽其材( )
其真无马邪( )
同“饲”,喂
同“现”,表现
同“才”,才能,才干
同“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字词释义
◆古今异义
古义:有时 例句:一食或尽粟一石
今义:或者,或许
古义:这样 例句:是马也
今义:判断动词
古义:怎么 例句:安求其能千里也
今义:安全,平安
古义:这样之后 例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今义: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一词多义
食不饱,力不足( )
食之不能尽其材( )
策之不以其道( )
执策而临之( )
动词,吃
动词,通“饲”,喂
动词,用马鞭驱赶
名词,鞭子
安求其能千里也( )
虽有千里之能( )
动词,能够
名词,能力
安求其能千里也( )
策之不以其道( )
其真无马邪( )
其真不知马也( )
代词,它
代词,它的
副词,表示加强诘问语气
大概,表推测语气
◆词类活用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一食或尽粟一石( )
策之不以其道(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食之不能尽其材( )
形容词做动词,受屈辱
形容词做动词,吃尽
名词做动词,用马鞭驱赶
数量词做动词,行千里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尽,竭尽
◆文言句式
倒装句:
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应为“千里之马者”)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状语后置,应为“祗于奴隶人之手辱”)
省略句: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也”前面省略宾语“它”)
策之不以其道(省略主语“食马者”)
课文精讲
1.读课文,按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课文第一段主要写什么?
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着决定作用。
3.文章首句是发人深省的警句,是感慨万千的名言。那么,你们说说到底是先有伯乐,还是先有千里马?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
应该是先有千里马,后有伯乐。因为存在决定意识,伯乐善相马的知识和经验,必须从社会上(或自然界)存在着的大量的千里马身上取得,然后逐渐总结出来。但是因为世上有伯乐这种知识和本领的人实在太少了,所以作者要这样说。强调伯乐能识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千里马就会被埋没。
4.课文第二段说明了什么?
分析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进一步说明,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无法施展才华。为千里马被埋没鸣不平,为千里马得不到应有的待遇而感到同情和惋惜。
5.第三段中连用三个“不”字,将“食马者”的平庸刻画得入木三分,这是一种什么表现手法?
排比的修辞手法,刻画“食马者”的浅薄愚妄。
6.本文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比喻什么?
“伯乐”指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指封建社会那些被埋没、遭摧残的怀才不遇的贤能志士。“食马者”是指愚昧无知的统治者。
7.总结全文:本文通篇不离马,难道仅仅只是写千里马吗?
《马说》通篇用的是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全文寄托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和控诉。
分析文章语言特点
体会本文简练、含蓄的特点。
托物寓意的写法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寓深刻的思想于具体形象之中,言在此而意在彼,有咫尺论万里之势。文章语言简练,三个“也”字举足轻重。七个“不”字别有韵味。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七个“不”字如江河直下,将“食马者”的平庸浅薄写得淋漓尽致。
分析文章写作特点
1.托物寓意,中心明确。
文章借助伯乐和千里马,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将人才比作“千里马”,集中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抨击了统治者摧残和埋没人才的现象。
文章虽短,中心却十分突出。先从正面提出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然后笔锋一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反面展开议论。接下来,自然就写到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及其原因,对无知的“食马者”发出强烈的谴责,进行了辛辣的嘲讽。最后归结出“其真不知马也”这一贯穿全文的中心。
2.结构精巧,脉络清晰。
深入探究
1.本文论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作者表达了怎样的独特见解?
2.作者是怎样在文章中流露出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此文写于作者仕途屡遭挫折之时,因而本文正是他怀才不遇的怨愤情绪的宣泄。但在封建社会,压抑人才、埋没人才是一种普遍现象,因此韩愈之鸣是对整个封建社会埋没、摧残人才现象的深刻批判。
用“祗辱”“骈死”来描绘千里马的遭遇,可以看出作者对千里马的同情与怜悯。用“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来揭示千里马才能被埋没的原因,也可看出作者在为千里马鸣不平时,还有一种无奈和委屈之情。这些感情都蕴含在议论当中,使文章情理相融,从而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归纳中心
本文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提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见解,讽刺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愚昧和昏庸,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强烈愤慨之情。
拓展延伸
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在今天的社会中你会把“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名言作为自甘沉沦,一味埋怨环境的挡箭牌吗?如果未被发现怎么办?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熟读并背诵课文,说说作者借千里马表达了什么观点,寄寓了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作者把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食马者”,将人才比作“千里马”,而以伯乐喻指能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借千里马的遭遇集中抨击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社会现象,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
全文寄托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也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二、这篇短文仅100余字,多次提到“千里马”,却不显得啰嗦。作者提到“千里马”的方式有哪几种?各具有怎样的效果?
参考答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暗喻,以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比喻识别人才的人)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类比,借千里马难遇伯乐而最终被埋没的现象,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实。)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反问,表达对朝廷淹没人才的愤慨不满。)
三、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句子的语气特点。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次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想要和一般的马一样尚且不可能,怎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马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4.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人们不认识千里马吧!
四、阅读下面的短文,结合课文,写一段文字,谈谈你对人才问题的看法。不少于300字。
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
——《资治通鉴·唐纪八》
参考答案:
实现“中国梦”,人才是关键。当今社会需要知识型人才、高科技人才、复合型人才、一专多能的人才……作为个人,应当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同时,国家应当为培养、造就和使用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这些话题是常谈常新的,请你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
上一篇学习《记承天寺夜游》
下一篇17 壶口瀑布
- 10-30八年级上册语文学习《记承天寺夜游》
- 10-30八年级下册语文5 大自然的语言.
- 10-29八年级上册语文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10-29八年级上册语文第6单元 综合性学习
- 10-27八年级下册语文19 登勃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