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 1992117 收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七年级上册语文11《窃读记》教学反思
《窃读记》教学反思
《窃读记》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作品。文章以小女孩的视角叙述,通过自悟式的独白,写出了作者儿时的读书嗜好。儿时的林海音因为喜欢读书而又无钱买书,只能辗转于几家书店窃读。那尴尬而又惊险的滋味,读来让人感动而又心酸。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林海音窃读的百般滋味,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是关键。
在学习这一课时,我坚持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找出重点词句,特别是能够表达作者窃读滋味的句子,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实践,通过分析交流,去深入感悟语言文字背后的种种形象、情感、意境,充分感受作者对读书的热爱——为了读书,可以放弃同龄人快乐的游戏;为了读书,可以忍受书店老板的白眼甚至蔑视的驱逐;为了读书,想尽千方百计,藏于别人身边,冒充别人的孩子,“巧借下雨天留客天”的机会;为了读书,经常忍饥挨饿,饱受站立之苦……学生在课堂上能跟着老师的思维,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并受作者爱读书的感染,也萌生了“多读书,在书中寻找乐趣”的想法。
但本节课,也存在诸多不足:
1.课堂上不够重视读,教室里缺乏琅琅书声。《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学习本文,首先要让学生浏览文本,整体感知故事内容;然后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根据上下文揣摩精彩的富有深意的或感情色彩浓厚的语句, 把握文章主旨。而朗读,对于加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把握人物的情感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教学中如能重视朗读,重视多种形式的朗读和具体的朗读指导,将帮助学生更深入体味人物的心理和情感,理解文章主旨及写作意图。
2.本文在写作方面突出的特点是作者善于通过自悟式的独白及细致入微的动作、心理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值得学生模仿借鉴。 教学中如能更好的关注这方面内容,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加以借鉴,将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3.扎实基本功。这节课暴露了自己的一些问题:如课堂组织能力有待提高,语言表达还不够清晰准确,书写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等。这些都是我今后需要加倍努力的方向。
《窃读记》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作品。文章以小女孩的视角叙述,通过自悟式的独白,写出了作者儿时的读书嗜好。儿时的林海音因为喜欢读书而又无钱买书,只能辗转于几家书店窃读。那尴尬而又惊险的滋味,读来让人感动而又心酸。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林海音窃读的百般滋味,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是关键。
在学习这一课时,我坚持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找出重点词句,特别是能够表达作者窃读滋味的句子,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实践,通过分析交流,去深入感悟语言文字背后的种种形象、情感、意境,充分感受作者对读书的热爱——为了读书,可以放弃同龄人快乐的游戏;为了读书,可以忍受书店老板的白眼甚至蔑视的驱逐;为了读书,想尽千方百计,藏于别人身边,冒充别人的孩子,“巧借下雨天留客天”的机会;为了读书,经常忍饥挨饿,饱受站立之苦……学生在课堂上能跟着老师的思维,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并受作者爱读书的感染,也萌生了“多读书,在书中寻找乐趣”的想法。
但本节课,也存在诸多不足:
1.课堂上不够重视读,教室里缺乏琅琅书声。《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学习本文,首先要让学生浏览文本,整体感知故事内容;然后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根据上下文揣摩精彩的富有深意的或感情色彩浓厚的语句, 把握文章主旨。而朗读,对于加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把握人物的情感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教学中如能重视朗读,重视多种形式的朗读和具体的朗读指导,将帮助学生更深入体味人物的心理和情感,理解文章主旨及写作意图。
2.本文在写作方面突出的特点是作者善于通过自悟式的独白及细致入微的动作、心理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值得学生模仿借鉴。 教学中如能更好的关注这方面内容,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加以借鉴,将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3.扎实基本功。这节课暴露了自己的一些问题:如课堂组织能力有待提高,语言表达还不够清晰准确,书写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等。这些都是我今后需要加倍努力的方向。
上一篇标点符号的用法
- 03-02上册语文11 窃读记 配套教案
- 05-28上册语文窃读记1
- 11-06上册语文窃读记5
- 11-12上册语文《窃读记》ppt课件(15页)
- 01-27上册语文11窃读记
- 03-26上册语文窃读记 阅读练习
- 09-06上册语文11.窃读记
- 01-29上册语文11 窃读记
- 04-06我的窃读记
- 12-19上册语文窃读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