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分享 好教案logo
首页 七年级 七年级上册语文17 猫教案
  • 资源类别:七年级教案
  • 所属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
  • 文件格式:ppt/doc
  • 大小:15k
  • 浏览次数:2416
  • 整理时间:2021-11-20
  • 17《猫》教案
    教学目的 
    1、 理清了课文叙述的顺序及线索,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 
    2、 学习文章第一部分,了解第一只猫的故事。 
    3、作者对第一只猫亡的酸辛的感情。 
    教学重点:1、 理清了课文叙述的顺序及线索,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 
         2、 学习文章第一部分,了解第一只猫的故事。
    教学难点:学习文章第一部分,了解第一只猫的故事。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 
    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板书课题、作者) 
    2作者介绍。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县人。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二、学习字词。(出示小黑板或用多媒体教学,检查学生注音、解释) 
    污涩 (  )怂恿(  )婢女(  ) 蜷伏(  )惩戒(  ) 
    怅然(  )诅骂(  )红绫 (  ) 
    三、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标号段序。思考以下问题:(目标1)  
    1.文章写了几只猫?重点写哪一只? 
    明确:文章共写了四只猫,即自家喂养的三只猫和偷吃芙蓉鸟的黑猫。重点写了第三只猫,其篇幅占了三分之一有余。 
    2.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找出有关起止段落,划分文章结构。 
    明确:课文写了三次养猫的故事,据此,文章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段):写第一只猫的故事。 
    第二部分(3-14段):写活泼可爱的第二只猫不幸亡失的故事。 
    第三部分(15-34段):写第三只猫的亡失让我难过自责。 
    四、研习课文第一部分:第一只猫的故事。(目标2) 
    1.学生齐读课文第一部分。 
    2.指名学生复述第一只猫的故事。 
    3.学生思考讨论,解决以下问题: 
    ①作者从哪两个时间段来写猫的形态? 
    ②家里的人对这只猫的态度怎样?从哪些细节描写可以看出来? 
    ③这只猫的结局怎么样?家里人的态度是怎样的? 
    指名回答后明确:①作者从猫“刚要来的时候”和“后来”两个时间段来写猫的形态主要写了猫的两种形态。一是自身的形态,刚来时是花白的毛,很活泼,白雪球似的。而后来,光泽的毛也污涩了,毫无生意,懒惰郁闷。二是逗着玩的形态,滚来滚去,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后来却是不肯出来,不理会。 
    ②家里人都很喜欢这只猫,如三妹“常常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的拖摇着” ;作者则是“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因为小猫活泼可爱,一家人都很喜欢它”。 
    ③这只猫最终病死了。作者先交代的“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就已经埋下伏笔。对于这只猫的“病死”,三妹“很难过”,“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 
    五、小结本课。(目标3) 
    本文的第一部分写了第一只猫的故事。作者运用质朴的文字写出了第一只猫的可爱有趣,让人“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同时,也表达了对第一只猫亡失的酸辛的感情。  
    六、布置作业。 
    1.继续预习课文第二、三部分 0
    2.思考并概括文章的主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第二、第三部分内容。 
    2、理解故事中所包涵的深刻哲理。 
    3、体会作者同情、怜爱弱小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目标1、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步骤: 
    一、温故知新,复习旧知。(3分钟) 
    1.听写上节课所学词语。 
    2.指名朗读第一部分。 
    二、研读文章第二部分:第二只猫的故事 
    1.学生自由朗读第二部分。(目标1) 
    2.思考以下问题: ①第二只猫的 “更有趣、更活泼”,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的? 
    指名回答后,明确:从性情和本领等方面来表现。“园中乱跑”“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等是表现它的性情;“会爬树”“捉蝴蝶”“会捉鼠”,这是它的本领。 
    (2)画出文段中表现家里的人对它的态度的词句,体会家里人对它的感情。 
    明确:大家都非常喜欢这只猫。主要词句有“提心吊胆”“查问得好几次” “笑着骂”“饭后的娱乐;是看它爬树”等。 
    ③这只猫的结局怎么样?大家持什么感情? 
    明确:这只猫最终亡失了。对于这只猫的“亡失”,三妹“很不高兴”,作者也是“怅然”“愤恨”“诅骂”。 
    ④家里人对周家的丫头,不知名的捉去描的人所持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明确:家里人责怪周家的丫头,诅骂不知名的夺去小猫的人。 周家的丫头代表着事不关己、漠不关心的一类人, 不知名的夺去小猫的人 代表着不顾别人,自私自利的一类人。作者借第二只猫的失踪事件,表达了对那种不顾别人利益而自私自利行为的谴责与鞭挞。 
    三、研读课文第三部分内容。(目标1) 
    1.默读第 15 16段。 
    思考:①第三只猫的 “可厌”,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的? 
    指名回答后归纳:是从形态和性情等方面来写的。“不好看,又很瘦”“毛被烧脱了好几块”“忧郁”“懒惰”。 
    思考:②对第三只猫的厌恶,作者写了这样几句话:“大家都不大喜欢它”“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这几句话在表现的角度上有什么不同?
    讨论后明确:第一、三句话是一般人的角度,第二句是个别人的角度,足见第三只猫被人厌恶的程度。 
    2.学生自由诵读第 17-29段。 
    提问:请将“芙蓉鸟事件”的始末,按照故事发展的过程,给每一情节拟一个小标题,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安排情节。 
    学生讨论回答后归纳:有六个情节,小标题可依次拟:“买鸟”“凝望”“被疑”“蒙冤\”“受罚”“真相”。这当中前五个情节是详细述谈第三只猫的不幸遭遇,把读者置于疑云中。直到最后一个情节,才用寥寥数语揭示真相,于是疑云顿开。这样安排,不仅使情节显得曲折跌宕,而且容易激起读者对第三只猫的同情与怜悯。 
    3.学生齐读第 30一34段。 
    思考,在写第三只猫的结局时,用了哪些词语直接描写“我”的思想感情,并仔细体会这些词语的含义。 
    阅读讨论后归纳:作者用了“难过”一词表达自己的痛苦心情。相对以前两只猫的亡失的感情,“难过”所表示的痛苦要强烈得多。因为自己的武断,冤枉了第三只猫,“我”深感内疚和自责。越是内疚和自责,痛苦的感情也就越强烈。 
    四、学生快速阅读全文,思考下列问题。 
    1. 结合课后练习一,讨论文章的主旨。(目标2) 
    2.本文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采用这种叙述方式有什么好处? 
    明确:作品中虚构的“我”,是三只猫的主人,他喜欢前两只猫,厌恶第三只猫;他就是前两只猫的悲剧的目击者,又是第三只猫的悲剧制造者。这样,作者可以极自然地利用“我”在文章的地位,借“我”之口,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引起读者共鸣,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3.体会:“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句话也是全文的结尾,它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句话在内容上是对全文的总结。“我”目睹了前两只猫的不幸后,又亲自制造了第三只猫的悲剧,深感负疚,为了不再看到这样的悲剧重演下去,“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句话与文章的开头遥相呼应,在结构上形成了首尾呼应的特点。 
    五、小结。 
    本文写的是猫,作者却巧妙地借物抒情,曲折地表达了同情、怜爱弱小者的思想感情。本文组织材料的特点是前后连贯、首尾呼应,文章在结构上严丝合缝,条理清晰。 
    七、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二 四2.熟读全文,领悟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感情 
    3、写一篇读后感 
    [教学过程] 
     课前30秒视频(漂亮、可爱的猫)欣赏,触发学生爱的情感。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从郑振铎的小说《猫》中,来聆听一段生动感人的养猫 的故事,来体验一种发人深省的养猫的快乐与伤悲—— 
     养猫诚然有乐,可是悲从何来呢? 
     我们依照“理解”“品味”“感悟”三步来品读全篇。 
     二、理解 
     1学生朗读,标记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的语句,理解 作品内容。 
     2学生按句式说话:“读      ,我看到了一只      猫。” 
     教师择要点引导深入: 
     A“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猫。 
     这一处猫的动作和描写可谓文笔的精华,它用朴素的言语创造了一只活泼可爱的猫的形象 ,更重要的是能够唤起我们的想象——小猫逗玩的动态、情态栩栩如生。 
     B“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一只更活泼更有趣的小猫。 
     这一个镜头,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小黄猫圆圆的脑袋、转来转去的眼睛、伺机捕捉的形 神跃然纸上,真是妙笔生辉。 
     C“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 
     ——一只可怜的猫。 
     来得可怜:在冬天的早晨它被人遗弃,无家可归,几乎为冬寒与饥饿所杀。 
     活得可怜:不好看,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不像别的小猫那样喜欢顽游,对于它 不加注意,仍不活泼,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不去捉鼠。 
     去得可怜:受了冤苦,遭我毒打而屈死。 
     D“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还衔着一只黄鸟。” 
     ——一只凶恶的黑猫。 
     3扣“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归纳,引导学生探讨作品结构:设 疑、讨论——删去写前两只猫的文字可以吗? 
      ——三次养猫的故事层层推进,写花白猫、小黄猫是为详写第三只猫(可怜猫)作必要的铺 垫,是为了与第三只猫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布局,有利于更好地刻画形象、凸现中心。 
     4小结、板块过渡: 
     文章用朴实无华的言辞将三次养猫的故事娓娓道来,几只各不相同而又活灵活现的猫跃然 纸上。“文学作品的创作往往就是思想感情的宣泻”,本文在朴实的笔墨和平静的叙事中其 实潜藏着一条深沉而真挚的感情之流。 
     三、品味 
     1学生朗读,标记抒情议论的语句,体会“我”的感情。 
      2学生按句式说话:“读      ,我体味到      。 ” 
     师范例:读“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 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我体味到“我”的愉悦之情。 
     学生朗读、评说,教师择要点引导深入、指导朗读: 
     A“我心里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 
     ——“我”为花白猫的病死而难过、酸辛。 
     人一旦对自己喜爱的东西产生了感情,就会为它的不幸而难过。 
     B“我也怅然的,愤恨的,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我”失猫的怅然,对恶人的愤恨! 
     这些损人利己的人实在可恨! 
     C“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突然间失去了一个亲爱的同伴,一种失落感久久萦绕在心,缺德的人太气人了,叫人 恨恨难消,养猫固然快乐,可是亡失的痛苦更让人难受,干脆不养了。 
     朗读指导:重读“好久不”,读得低沉、余味无穷。 
     学生朗读。 
     D“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一种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一见到猫就触发了自己灵魂的伤痛,觉得永远愧对这类生命。 
     朗读指导:重读“永不”,读得沉郁、果决,读出伤痛。 
     学生朗读。 
     3重点品读“我心里十分难过……”一段。 
     (1)指名读。 
     (2)朗读指导:为了读出“我”的难过、后悔、自责之情,本段的朗读在语速语调上要有 讲究;语速由舒缓而稍微加快,语调由低沉到略有升高。 
     (3)生齐读。 
     (4)品味语言。 
     扣“十分难过”“良心受伤”深入到“妄下断语”(没有事实根据地作出判定);设疑、 讨论。 
      A“我”为什么暴怒,挥舞大棒虐待可怜猫? 
     B我根据什么迹象断定它咬死了“我”的芙蓉鸟? 
     ——“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到桌子上对鸟笼凝望着。” 
     C“凝望”是何意?(目不转睛地看)“我”的证据确凿吗? 
     D可怜猫究竟为什么要“凝望”鸟笼呢? 
     想当初,那只可怜猫就像一个孩子,被人抛弃,无家可归,在冬天的早晨,几乎为冬寒与 饥饿所杀。它忧郁,它不活泼—— 
     可能是由于生活上什么不幸,或许是失去了亲爱的父母吧,它常常对鸟笼凝望着,也许是 在羡慕鸟儿的美丽、天伦之乐,而悲叹自己的悲惨经历和孤苦伶仃的生活吧…… 
     E谁是咬死“我”的芙蓉鸟的真凶?证据何在? 
     凶恶的黑猫。“逃”:作贼心虚;“衔着”:铁证如山。 
     4小结、板块过渡。 
     一种丰富的情感在娓娓道来的叙事中无声无形地流淌着,不断积淀,直至喷发。 通过我们的朗读、理解、品味,我相信你们一定有许许多多的感想,一定有对作品更深层次 的感受甚至有超越作品的感悟。 
     四、感悟 
     学生讨论、交流,按句式说话:“对于       ,我想 说:       。” 
     1对于作品中的“我”,对于“我”妄下断语打死可怜猫的事件,我想说: 
     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 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 
     教师赠格言:关爱生活中的“可怜猫”! 
     2对于作品中的猫,我想说: 
     在不合理的社会中,弱小者总是饱尝着生活的不幸,不受欢迎的人往往会成为冤案的牺牲 品;人的个性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  
     学生自拟格言:  A努力完善自我! 
     B弱小就要挨打! 
     C努力拼搏,奋发向上。 
     D你想得到幸福吗?唯一的方法就是努力。 
     小结:这些对作品深层次的感悟,其实就是作品的主题。有许多作品,从不同角度看,对 主题会有不同的理解,这就是所谓主题的多义性。 
     五、升华 
     课堂结语:同学们,有时候我们读郑振铎的《猫》会有这样的感慨:这哪里是在 写猫呢?分明是一幕世态人情的写真!那渗透在字里行间的一种真情,一种感人肺腑的力量, 就是文学作品艺术上的美的体现。(播放美丽可爱的猫的视频)请欣赏这些可爱而又可怜的猫 ,请关爱生活中的“可怜猫”!  
    标签
    上一篇雨的四季4
    slsyzw

    slsyzw

    0

    0

    0

    img

    17 猫教案

    下载积分 钻石会员
    1 免费
    请您 登录后 下载 !
    说明

    您下载所消耗的积分将转交上传作者。上传资源,免费获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