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分享 好教案logo
首页 九年级 九年级上册语文12湖心亭看雪习题新人教版_习题

本文由 wahzg1314 收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九年级上册语文12湖心亭看雪习题新人教版_习题

  • 资源类别:九年级试卷
  • 所属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
  • 文件格式:ppt/doc
  • 大小:165k
  • 浏览次数:911
  • 整理时间:2021-02-26
  • 12* 湖心亭看雪
    01  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崇祯(zhēn)   拏(ná)    更定(gēng)
    一芥(jiè) 毳衣(cuì) 雾凇(sōng)
    铺毡(zhān) 沆砀(hàng dàng)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余拏一小舟    拏:撑(船)
    (2)拥毳衣炉火 拥:裹、围
    (3)雾凇沆砀 沆砀:白汽弥漫的样子
    (4)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焉得:哪能 更:还
    3.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
    (1)余住西湖
    古义:人称代词,我 今义:剩下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古义: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代指酒
    今义:白色
    4.指出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
    (1)大雪三日(名词作动语,下大雪)
    (2)与余舟一芥(名词作状语,像一根小草般微小)
    5.仿照示例,写出含有与加点词意义相同的成语。
    例: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1)湖中人鸟声俱绝(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2)一童子烧酒,炉正沸(人声鼎沸)
    (3)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4)惟长堤一痕(惟命是从)
    6.根据提示默写句子。
    (1)文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使人想起柳宗元《江雪》中的名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3)描写西湖的诗句很多,例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是苏轼笔下的雨后西湖;“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是白居易眼中的初春西湖;“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杨万里心中的夏日西湖。西湖的确是个迷人的地方。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2)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这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只小船,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欣赏雪景。
    (3)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天、云、山、水,浑然一体,上上下下白茫茫一片。
    (4)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在湖中想不到还有这样的人!
    02  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A.人鸟声俱绝    绝:消失
    B.上下一白 一:全,都
    C.焉得更有此人 更:更加
    D.客此 客:客居
    (解析:C.更:还。)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
    10.课文是从哪几个角度写西湖雪景的?
    ①未游西湖时,概写“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倶绝”;②游西湖时,先总写“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后具体描写“湖上影子……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1.这篇文章可谓是痴人赏奇景,你认为奇景“奇”在哪里?痴人“痴”在何处?请分别概括。
    奇景“奇”在:万籁俱寂,天地一色,万物渺小。痴人“痴”在:不顾天寒地冻,夜晚独往赏雪,醉心于雪景,闲情雅趣异于常人。
    03  拓展阅读
    (一)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二)莲花洞①之前,为居然亭。亭轩豁可望,每一登览,则湖光献碧,须眉②形影,如落镜中。
    六桥③杨柳,一路牵风引浪,萧疏可爱,晴雨烟月,风景互异,净慈之绝胜处也。洞石玲珑若生,巧逾雕镂。余尝谓吴山、南屏④一派,皆石骨土肤,中空四达,愈搜愈出。近若宋氏园亭,皆搜得者。又紫阳宫石,为孙内使⑤搜出者甚多。噫!安得五丁神将⑥,挽⑦钱塘江水,将尘泥洗尽,山骨尽出,其奇奥当何如哉?
    (袁宏道《莲花洞》)
    【注释】 ①莲花洞:在杭州西湖南岸,净慈寺旁。②须眉:指男子。这里指作者自己。③六桥:西湖苏堤上有六桥相连,自南而北:映波、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④吴山:在杭州南郊,西湖东南岸上。南屏:在西湖正南岸。⑤孙内使:对明万历时司礼太监孙隆的尊称。⑥五丁神将:传说中帮助秦王打通蜀道的五位大力士。⑦挽:牵引。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2分)
    A.是日更定矣   是:这
    B.惟长堤一痕   惟:只有
    C.强饮三大白   白:白水
    D.及下船     及:等到
    (解析:C.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代指酒。)
    13.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
    14.语段(一)中作者在叙写湖心亭奇遇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
    运用了神态、语言、动作描写(1分),流露出作者喜悦的心情(1分)。
    15.语段(一)和语段(二)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4分)
    语段(一)表达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和孤高自赏的情怀;语段(二)表达了作者追求洗尽尘世污浊的情怀。(一点2分)
    附语段(二)参考译文:
    莲花洞的前面是居然亭,亭子开阔,可以远眺。每次登上观望,湖水清澈透明,(站在湖旁)人的影子像是在镜子里。
    六桥的杨柳,一路上被风吹拂,摇曳多姿,倒好像是杨柳牵引着风,引出了水中波浪,杨柳错落有致,非常迷人。晴朗的月夜和烟雨迷濛的时候,风景各不相同,这是净慈寺最绝妙的地方。洞里的石头精巧细致,好像活的一样,比精工雕刻的还要巧妙。我曾经认识到吴山、南屏山一带都是表层为土,下面是石头,石头中间有孔,可以相互贯通,且这种洞石越挖掘越多。近点的如宋氏园亭的石头,都是从这里得到的,又如紫阳宫中的石头,很多是被孙内使从这挖掘出来的。噫!如果能使传说中的五丁神将把钱塘江的水引来,将山表面的尘泥洗尽,使山下面的石头全部显露出来,它的奇妙奥秘该是怎样的情形呢?
    古代酒器名称
    1.觥:盖作兽头形。《诗经·周南·卷耳》:“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2.罍:形状像壶。《诗经·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3.樽:杜甫《客至》:“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李白《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
    4.觞:司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起行酒,至武安,武安膝席曰:‘不能满觞。’”
    5.钟:班固《东都赋》:“于是庭实千品,旨酒万钟。”
    6.斗:也叫羹斗。有柄。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7.酌: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饮觞满酌,颓然就醉。”
    8.爵:《诗经·小雅·宾之初筵》:“酌彼康爵,以奏尔时。”
    9.白:古时罚酒用的酒杯。刘向《说苑·善说》:“魏文侯与大夫饮酒,使公乘不仁为觞政,曰:‘饮不釂者,浮以大白。’”
    10.觯:形状像爵,上口无两柱。戴圣《礼记·礼器》:“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爵。”
    11.壶: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标签
    wahzg1314

    wahzg1314

    0

    0

    0

    img

    12湖心亭看雪习题新人教版_习题

    下载积分 钻石会员
    1 免费
    请您 登录后 下载 !
    说明

    您下载所消耗的积分将转交上传作者。上传资源,免费获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