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 zwc123110 收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九年级上册语文河北第六单元检测卷
第六单元检测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题序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总分
得分
第一部分
(1~5题 23分)
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6分)
(1)一上高城万里愁,____________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
(2)________________,而乐亦无穷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千金易得,知己难求,离别之情总是能引起诗人的万千感怀。苏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表达对远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及美好祝愿;李商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题》)用两个“难”唱尽离别的无奈与忧伤。
2.判断下面句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3分)
(1)我们一行人专程前往上海孙中山故居,拜谒(yè)了孙中山塑像,并参观故居。( )
(2)党内严打贪污腐败,社区书记因过生日大摆筵(yàn)席被免职。( )
(3)水灾时国军官兵奋不顾身到灾区帮助民众撤离,灾后大家箪(shàn)食壶浆以感谢他们。( )
3.下面这段文字中的两处画线句子都有语病,请分别提出修改意见。(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每小题2分,共4分)
2018年洛阳市将举办第三届“周恩来读书节”活动。有专家认为,①本次活动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调动广大市民参与的积极性。目前,②相关部门正在认真实施和策划读书节活动,确保本届读书节收到预期效果。
(1)第①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从叙事的角度说,《红楼梦》特别令人赞叹的是其中真实而丰满的细节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细节描写往往失之简陋、夸张
②充分显示了曹雪芹对现实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③因为中国古代小说从魏晋小说的“粗陈梗概”,到宋元说书的矜奇尚异
④这些“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不但真实可信,而且内涵深刻
⑤具有以小见大的艺术容量
⑥而《红楼梦》则不然,它完全是以丰富的生活细节构成了小说叙事的主体
A.②③①⑥⑤④ B.③①⑥④⑤② C.④③①⑥②⑤ D.③⑤⑥②④①
5.在数字化阅读“攻城略地”的当下,许多实体书店正以开放变革的姿态坚守发展。请阅读材料后完成题目。(7分)
材料一:自2017年7月16日合肥三孝口“共享书店”落地以来,已有三万多读者通过“智慧书房”APP进行借还书阅读。平均每个读者阅读量为7.81本,几乎达到中国每年的人均阅读量。书店客流量与上半年相比,增加了52%。未来,“智慧书房”APP将实现读者间的书本共享,运用大数据为读者提供优质贴心的推送服务。
材料二:巴西文化书店已有60年历史,在巴西有18家门店。平均每天会有11场综合活动在各个门店举行,如文化美食活动、签售会、文化课程、儿童故事会等。
材料三:世界城市文化论坛一项研究表明,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书店之都”,每10万人拥有25家书店。政府对纸质书的保护不遗余力。每年11月30日,政府会组织“书店之夜”活动,数十条街连成一片繁华的步行街,市民们在街道两侧的书店里走走停停,享受购书和阅读的乐趣。
(1)根据以上材料,补充归纳当下实体书店坚守发展的方式。(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体书店与综合活动相结合。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班级组织集体活动,前往实体书店购书,请推荐一本好书给同学,供同学们选择购买。(3分)
推荐书目
推荐理由
第二部分
(6~22题 47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6~7题。(5分)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6.《丑奴儿》中作者以“______”为线索,运用________和________的手法,抒发了作者的复杂心情。从整首词来看,作者所说的“愁”绝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报国之情。(2分)
7.分析下片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8~12题。(15分)
唐裴佶尝话:少时姑父为朝官,有雅望。佶至宅看其姑,会其朝退,深叹曰:“崔昭①何人,众口称美?此必行贿者也。如此安得不乱!”言未竟,阍者②报寿州崔使君候谒。姑父怒呵阍者,将鞭之;良久,束带强出;须臾,命茶甚急,又命酒馔,又命秣马饭仆③。姑曰:“前何倨而后何恭也?”及入门,有得色,揖佶曰:“且憩学院④中。”佶未下阶出怀中一纸乃昭赠官絁⑤千匹。
【注】①崔昭:时任寿州刺史。②阍者:守门人。③秣马饭仆:给马吃草,给仆人饭吃。④学院:指书房。⑤官絁(shī):原指粗绸,当时可作货币流通。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4分)
(1)唐裴佶尝话____________
(2)少时姑父为朝官,有雅望____________
(3)阍者报寿州崔使君候谒____________
(4)姑父怒呵阍者,将鞭之____________
9.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两处)(2分)
佶 未 下 阶 出 怀 中 一 纸 乃 昭 赠 官 絁 千 匹。
10.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佶至宅看其姑 其真无马邪
B.将鞭之 何陋之有
C.前何倨而后何恭也 执策而临之
D.少时姑父为朝官 自以为大有所益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崔昭何人,众口称美?此必行贿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何倨而后何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从选文来看,裴佶的姑父是个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3~15题。(8分)
文学当助人识己
①古希腊苏格拉底在德尔斐神庙上刻下这一铭语:认识你自己。它成为千百年来人类自我觉醒的警句。现代人的悲剧就在于由于不能认识自己而蹈入盲区,或导致与外部世界的种种冲突,诸如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科学的关系等。人类的各种危机根源于人类自身,要克服这种危机,需从人自身入手。这方面文学大有可为,因为文学是“人学”,正是追问和塑造人的灵魂的学问。
②文学要帮助人类认识自己,首先要有自审意识。真正伟大的作家本质上都是思想家,他能在人的灵魂深处发现更隐蔽的东西。鲁迅十分赞赏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人的灵魂“挖掘得深”的本领,说他能在“( )”。同样,一个“洁白”的人拷问到最后,也可以挖出他的污秽来。卡夫卡在文学上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用怪诞、荒诞、悖谬等非同寻常的手法,有效地揭去长期掩饰在人们身上那层“温情脉脉的面纱”,让人们进一步认清自己生存的真实境况。
③其次,文学要有危机意识和大生态意识,以地球为背景建立一种大生命系统,关爱任何一种生命的现状与未来。卡夫卡小说《地洞》中有这样一句话:“危险迟迟不来,但又时时防备着它来。”这句话言简意赅,堪称现代人生存境况的写照。事关人类生存问题,文学可关注的空间很大。优秀的作家不仅是思想家,还是预言家。20世纪20年代,生态问题还没有凸显出来的时候,德国表现主义作家德柏林就写了一部长篇小说《山岳、海洋与巨人》,预言人类对大自然无节制掠夺带来的后果。
④与此同时,文学需有大爱意识,文学家应该具有人类良知。例如原子弹问世后,迪伦马特写出了《物理学家》一剧,追问科学家:你是不顾一切地发明呢,还是以维护人类命运为前提呢?此剧一经问世,一年半之内仅在德语国家就上演了1500多场,引起了人们的反思。还有一种大爱体现于深层的人性关怀,一个在历史学家或法学家笔下的罪人,在文学家笔下,却很可能是一个值得同情的“人”——文学家有义务写出人的思想情感的矛盾性和复杂性。
⑤可以说,人类认识宇宙真理的路有多长,人类认识自我的路就有多长。这一论断的确立当可使经常鼓噪或担心“文学死了”的人们安稳地入睡了。
13.填入第②段括号里,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3分)
A.灵魂深处挖掘出良知来 B.罪恶深处拷问出洁白来
C.沙漠深处喷涌出清泉来 D.大海深处探寻出宝藏来
14.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并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证明论点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在什么情况下文学会“真的死了”?请参照本文,选择一种情况简要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16~18题。(9分)
林冲见差拨
只说公人将林冲送到沧州牢城营内来,营内收管林冲,发在单身房里,听候点视。却有那一般的罪人,都来看觑他,对林冲说道:“此间管营、差拨十分害人,只是要诈人钱物。若有人情钱物送与他时,便觑的你好;若是无钱,将你撇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若得了人情,入门便不打你一百杀威棒,只说有病把来寄下;若不得人情时,这一百棒打得七死八活。”林冲道:“众兄长如此指教,且如要使钱,把多少与他?”众人道:“若要使得好时,管营把五两银子与他,差拨也得五两银子送他,十分好了。”
正说之间,只见差拨过来,问道:“那个是新来配军?”林冲见问,向前答应道:“小人便是。”那差拨不见他把钱出来,变了面皮,指着林冲骂道:“你这个贼配军,见我如何不下拜,却来唱喏?你这厮可知在东京做出事来,见我还是大剌剌的。我看这贼配军满脸都是饿文,一世也不发迹。打不死、拷不杀的顽囚,你这把贼骨头好歹落在我手里,教你粉骨碎身,少间叫你便见功效。”林冲只骂的一佛出世,那里敢抬头应答。众人见骂,各自散了。
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却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差拨哥哥,些小薄礼,休嫌小微。”差拨看了道:“你教我送与管营和俺的都在里面?”林冲道:“只是送与差拨哥哥的。另有十两银子,就烦差拨哥哥送与管营。”差拨见了,看着林冲笑道:“林教头,我也闻你的好名字,端的是个好男子,想是高太尉陷害你了。虽然目下暂时受苦,久后必然发迹。据你的大名,这表人物,必不是等闲之人,久后必做大官。”林冲笑道:“皆赖差拨照顾。”差拨道:“你只管放心。”又取出柴大官人的书礼,说道:“相烦老哥将这两封书下一下。”差拨道:“既有柴大官人的书,烦恼做甚!这一封书值一锭金子。我一面与你下书,少间管营来点你,要打一百杀威棒时,你便只说你一路患病未曾痊可。我自来与你支吾,要瞒生人的眼目。”林冲道:“多谢指教。”差拨拿了银子并书,离了单身房自去了。林冲叹口气道:“有钱可以通神,此语不差。端的有这般的苦处。”
……
且说林冲正在单身房里闷坐,只见牌头叫道:“管营在厅上叫唤新到罪人林冲来点视。”林冲听得呼唤,来到厅前。管营道:“你是新到犯人,太祖武德皇帝留下旧制,新入配军,须吃一百杀威棒。左右,与我驮起来。”林冲告道:“小人于路感冒风寒,未曾痊可,告寄打。”差拨道:“这人见今有病,乞赐怜恕。”管营道:“果是这人症候在身,权且寄下,待病痊可却打。”差拨道:“见今天王堂看守的多时满了,可叫林冲去替换他。”就厅上押了帖文,差拨领了林冲,单身房里取了行李,来天王堂交替。差拨道:“林教头,我十分周全你……”林冲道:“谢得照顾。”
16.小说第一段写林冲刚到牢营,就有犯人介绍牢营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差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对第三段中“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却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这句话,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评点道:“虽是播出奇文,然亦实是林冲身份。”依据小说内容,探究“亦实是林冲身份”指的是林冲的哪一种身份,表现的是林冲什么样的性格和心理。(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9~22题。(10分)
最后的常春藤叶
[美]欧·亨利
华盛顿广场西面的一个小区,住着不少画家,他们寻求朝北的窗户以及低廉的房租。苏艾和琼珊也在此合租了一个房间。
年底,肺炎在不断蔓延,琼珊也被感染了。她病得很严重,躺在一张铁床上,一动也不动,凝望着窗对面的空墙。
一天早晨,医生对苏艾说:“要治好,可能只有一成希望,这全在她自己要不要活,她是满肚子以为自己活不成了。人不想活,任何药都无效。”
医生走后,苏艾伤心地痛哭一场。屋子里,琼珊一动不动地躺着,被子底下的身体纹丝不动。苏艾走进来的时候以为她睡着了。忽然,传来一个低微的声音。重复着,苏艾快步走到床边,琼珊的眼睛睁得很大,望着窗外,数着:“9、8、7……”
苏艾看着窗外,满是疑惑:有什么可数的呢?一个空荡荡的院子,一堵空墙,一棵老极的常春藤,藤上的叶子几乎都被吹掉了,只剩下些光秃秃的枝条缠绕在剥落的砖块上。
“6,”琼珊几乎已是耳语,“越落越快了,三天前还有一百多片。又掉了!只剩五片了。”
“五片?什么?”
“叶子,等最后一片掉下来,我也就要去了。难道医生没有告诉你?”
“哟,那些破叶子跟你的病有什么相干?不要说傻话了,医生今天早晨还说你就快好了,喝点汤吧!”
琼珊直盯着窗外说:“不,我不想喝。又落了,只剩四片了!等最后一片掉下,我也就去了。”
“琼珊。答应我不要瞧窗外行吗?”
琼珊闭了眼睛,脸色苍白,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就像是座横倒在地上的雕像。
“你睡会儿,我去把贝尔曼叫来,给我当那副‘老矿工’的模特儿。”
贝尔曼是个画家。他年过六十,画画四十年,总说就要画他的那幅杰作了,可到现在也没有动笔。他喝酒毫无节制,是一个火气十足的小老头子,十分瞧不起别人的温情。苏艾走进楼下他那间光线黯淡的小屋,他满嘴的酒气,两只发红的眼睛迎风流着泪。苏艾把琼珊的胡思乱想告诉了他,“世上竟有人蠢到因为那些该死的常春藤叶子落掉就想死?哎,可怜!”他喊道。
他们一起上楼,琼珊睡着了。他们不由得瞅着窗外那棵常春藤,都默默无言。贝尔曼当完模特就走了。大片的雪花伴着寒冷的雨不停地落下。
“把窗帘拉起来,我要看看。”琼珊第二天早晨醒来就低声地命令苏艾。
然而,看呀!一夜的风雨吹打,砖墙上还挂着一片藤叶。它是常春藤上最后的一片叶子。靠近茎部仍是深绿色,可锯齿形的叶子边缘已枯萎发黄,它傲然挂在一根离地二十多英尺的藤枝上。
“最后一片!我以为它不在了。今天它一定会落,我也会死的。”琼珊说。
白天总算过去了。暮色中,那片孤零零的藤叶紧紧地依附在靠墙的枝上。夜里北风呼啸,拍打着窗户,雨水从屋檐上流泻下来。
天刚亮,琼珊就吩咐苏艾拉开窗帘。那片枯藤叶仍在那里。琼珊躺着,盯着看了许久。“苏艾,我是个坏女孩。想死是有罪的,天意让那片藤叶留着来证明我的坏。你给我拿点汤来吧!”她突然喊道。
下午,医生来了,临走对苏艾说:“她很快会好的。现在我得去楼下看另一个病人,他叫贝尔曼,也是肺炎。但年纪太大,病得很重,恐怕治不好了。”
房间里,琼珊平静地靠着床织着一条蓝色披肩。“有件事我要告诉你,亲爱的!”苏艾走过来抱着琼珊说,“贝尔曼先生患肺炎今天在医院里去世了。他只病了两天。从我们这儿离开后的第二天早晨,门房发现他痛得动弹不了,全身也都湿透了。他们不清楚他究竟去做了什么。后来他们发现一盏没有熄灭的灯笼,一把挪动过地方的梯子,几支扔得满地的画笔,一块涂抹这绿色和黄色颜料的调色板……亲爱的,瞧瞧,墙上那最后一片藤叶。再想想,为什么风刮得那样厉害,它都从来不摇一摇呢?哎,这片叶子才是贝尔曼的杰作,就是在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来的晚上,他把它画在那里的。”
(选文有删改)
19.小说中的贝尔曼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作者为什么在文中画线处三次写到琼珊躺着“一动不动”这一细节?请简要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小说略去贝尔曼先生画“最后的常春藤叶”的过程,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小说最后一句体现了欧·亨利小说“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艺术。请结合全文进行简要赏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23题 50分)
23.作文。(50分)
题目:幸福往往在你身后
要求:①文体自定;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30行);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第六单元检测卷
1.(1)蒹葭杨柳似汀洲 (2)四时之景不同 (3)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2.(1)√ (2)× (3)×
3.(1)删去“能否” (2)将“实施”和“策划”互换位置
4.B
5.(1)①实体书店与科技相结合 ③实体书店与政府支持相结合 (2)示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这本书讲述了主人公保尔的经历,反映了苏联第一代革命青年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6.愁 对比 反复 忧国忧民,忧虑国家存亡
7.下片“欲说还休”用了反复。渲染了“有苦无处诉”的气氛,加强了艺术效果,使读者深刻体会到作者为国事忧愁,极端痛苦,悲愤愁苦溢于言表。
8.(1)曾经 (2)美好 (3)拜见 (4)用鞭子打
9.佶未下阶/出怀中一纸/乃昭赠官絁千匹。
10.D
11.(1)崔昭是怎样的一个人,大家都赞美他?这个人一定是个(惯于)行贿的人。(2)(你)为什么前边那么倨傲但后来又那么谦恭?
12.是一个虚伪,贪婪,表里不一,前倨后恭的人。
【译文】唐朝人裴佶曾经讲过这样一件事:裴佶小时候,姑父在朝中为官,声望很好。一次,裴佶到姑父家去看望姑姑,正赶上姑父退朝回来,深深叹口气,自言自语地说:“崔昭是怎样的一个人,大家都赞美他?这个人一定是个(惯于)行贿的人。这样下去,国家怎么能不混乱啊!”裴佶的姑父话还未说完,守门人进来通报寿州崔刺史请求拜见老爷。裴佶的姑父听后很是生气,呵斥了守门人一顿,要用鞭子打守门人。过了很久,裴佶的姑父整束衣冠勉强迎见崔刺史。又过了一会儿,裴佶的姑父急着命家人给崔刺史上茶,又命准备酒宴,又命令喂饱(崔刺史的)马,给(崔刺史的)仆人饭吃。(送走崔刺史后)裴佶的姑姑问他姑父:“你为什么前边那么倨傲但后来又那么谦恭?”裴佶的姑父面带得意的神色走进屋门,挥手让裴佶离开这里,说:“暂且到书房休息去。”裴佶出屋还没走下门前的台阶,回头一看,见他姑父从怀中掏出一张纸,上面写着:赠送粗官绸一千匹。
13.B
14.中心论点:文学当助人识己(文学要帮助人类认识自己)。分别从文学要有自审意识、文学要有危机意识和大生态意识、文学需有大爱意识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5.示例一:文学不再关注人性,不再能帮助人类认识自己,文学就“真的死了”。示例二:人类可以通过其他手段(如人工智能等)更好地认识自己,不再需要通过文学来认识自己的时候,文学就“真的死了”。示例三:人类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已经不需要再认识自己的时候,文学就“真的死了”。
16.①概括介绍牢营情况,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②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做铺垫,制造悬念,使故事产生波澜。
17.差拨是个利用职权诈取钱财的势利小人。作者采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主要表现在对林冲先骂后夸的语言描写上,如先是骂林冲为“贼配军”“贼骨头”,后来夸林冲为“好男子”“久后必然发迹”。
18.身份:教头身份。性格和心理:①谨慎小心;②沉着冷静;③隐忍顺从;④顾及颜面。
19.①贝尔曼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画家,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生活失意。“他年过六十,画画四十年,总说就要画他的那幅杰作了,可到现在也没有动笔。他喝酒毫无节制,是一个火气十足的小老头子……黯淡的小屋,他满嘴的酒气,两只发红的眼睛迎风流着泪。”②善良,富有同情心,无私关怀、帮助他人。当苏艾把琼珊的胡思乱想告诉了他,他喊道:“哎,可怜!”③崇高的爱心,自我牺牲的精神。晚上冒雨画“常春藤”,以致得肺炎而死。④贝尔曼画技高超。他画的那片常春藤,连当画家的琼珊都没有看出来。(写出两点即可)
20.①写出了琼珊病情严重,对生活失去了希望。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写出了琼珊知道自己不久于世的绝望。③写出了琼珊数着最后的叶子只有四片的害怕和绝望的心理,为下文写贝尔曼先生崇高的爱心和高超的画技做铺垫。
21.①这样写,更能凸显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给琼珊以期待,让她与生命进行不屈抗争的内容,从而更能突出文章的主题。②贝尔曼的画,让本来就是画家的琼珊都没有看出来,侧面衬托了贝尔曼画技的精湛和高超,更能表现贝尔曼先生的崇高品质。
22.①贝尔曼是一个怀才不遇的老画家,是个火气十足的老头,完全看不起人间的温情。但在结尾,却为了增加琼珊的生活希望,不惜自己的生命,冒雨画最后一片树叶,得肺炎而去世。结尾出乎意料。②结尾又在情理之中。老画家听到琼珊的“胡思乱想”的反应,表现了他的善良和同情心。后来冒雨画常春藤树叶,鼓舞琼珊生的斗志也就在情理之中了。③这样结尾使小说情节曲折,也更能突出贝尔曼先生的美好心灵。
23.略。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题序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总分
得分
第一部分
(1~5题 23分)
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6分)
(1)一上高城万里愁,____________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
(2)________________,而乐亦无穷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千金易得,知己难求,离别之情总是能引起诗人的万千感怀。苏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表达对远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及美好祝愿;李商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题》)用两个“难”唱尽离别的无奈与忧伤。
2.判断下面句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3分)
(1)我们一行人专程前往上海孙中山故居,拜谒(yè)了孙中山塑像,并参观故居。( )
(2)党内严打贪污腐败,社区书记因过生日大摆筵(yàn)席被免职。( )
(3)水灾时国军官兵奋不顾身到灾区帮助民众撤离,灾后大家箪(shàn)食壶浆以感谢他们。( )
3.下面这段文字中的两处画线句子都有语病,请分别提出修改意见。(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每小题2分,共4分)
2018年洛阳市将举办第三届“周恩来读书节”活动。有专家认为,①本次活动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调动广大市民参与的积极性。目前,②相关部门正在认真实施和策划读书节活动,确保本届读书节收到预期效果。
(1)第①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从叙事的角度说,《红楼梦》特别令人赞叹的是其中真实而丰满的细节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细节描写往往失之简陋、夸张
②充分显示了曹雪芹对现实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③因为中国古代小说从魏晋小说的“粗陈梗概”,到宋元说书的矜奇尚异
④这些“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不但真实可信,而且内涵深刻
⑤具有以小见大的艺术容量
⑥而《红楼梦》则不然,它完全是以丰富的生活细节构成了小说叙事的主体
A.②③①⑥⑤④ B.③①⑥④⑤② C.④③①⑥②⑤ D.③⑤⑥②④①
5.在数字化阅读“攻城略地”的当下,许多实体书店正以开放变革的姿态坚守发展。请阅读材料后完成题目。(7分)
材料一:自2017年7月16日合肥三孝口“共享书店”落地以来,已有三万多读者通过“智慧书房”APP进行借还书阅读。平均每个读者阅读量为7.81本,几乎达到中国每年的人均阅读量。书店客流量与上半年相比,增加了52%。未来,“智慧书房”APP将实现读者间的书本共享,运用大数据为读者提供优质贴心的推送服务。
材料二:巴西文化书店已有60年历史,在巴西有18家门店。平均每天会有11场综合活动在各个门店举行,如文化美食活动、签售会、文化课程、儿童故事会等。
材料三:世界城市文化论坛一项研究表明,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书店之都”,每10万人拥有25家书店。政府对纸质书的保护不遗余力。每年11月30日,政府会组织“书店之夜”活动,数十条街连成一片繁华的步行街,市民们在街道两侧的书店里走走停停,享受购书和阅读的乐趣。
(1)根据以上材料,补充归纳当下实体书店坚守发展的方式。(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体书店与综合活动相结合。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班级组织集体活动,前往实体书店购书,请推荐一本好书给同学,供同学们选择购买。(3分)
推荐书目
推荐理由
第二部分
(6~22题 47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6~7题。(5分)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6.《丑奴儿》中作者以“______”为线索,运用________和________的手法,抒发了作者的复杂心情。从整首词来看,作者所说的“愁”绝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报国之情。(2分)
7.分析下片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8~12题。(15分)
唐裴佶尝话:少时姑父为朝官,有雅望。佶至宅看其姑,会其朝退,深叹曰:“崔昭①何人,众口称美?此必行贿者也。如此安得不乱!”言未竟,阍者②报寿州崔使君候谒。姑父怒呵阍者,将鞭之;良久,束带强出;须臾,命茶甚急,又命酒馔,又命秣马饭仆③。姑曰:“前何倨而后何恭也?”及入门,有得色,揖佶曰:“且憩学院④中。”佶未下阶出怀中一纸乃昭赠官絁⑤千匹。
【注】①崔昭:时任寿州刺史。②阍者:守门人。③秣马饭仆:给马吃草,给仆人饭吃。④学院:指书房。⑤官絁(shī):原指粗绸,当时可作货币流通。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4分)
(1)唐裴佶尝话____________
(2)少时姑父为朝官,有雅望____________
(3)阍者报寿州崔使君候谒____________
(4)姑父怒呵阍者,将鞭之____________
9.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两处)(2分)
佶 未 下 阶 出 怀 中 一 纸 乃 昭 赠 官 絁 千 匹。
10.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佶至宅看其姑 其真无马邪
B.将鞭之 何陋之有
C.前何倨而后何恭也 执策而临之
D.少时姑父为朝官 自以为大有所益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崔昭何人,众口称美?此必行贿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何倨而后何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从选文来看,裴佶的姑父是个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3~15题。(8分)
文学当助人识己
①古希腊苏格拉底在德尔斐神庙上刻下这一铭语:认识你自己。它成为千百年来人类自我觉醒的警句。现代人的悲剧就在于由于不能认识自己而蹈入盲区,或导致与外部世界的种种冲突,诸如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科学的关系等。人类的各种危机根源于人类自身,要克服这种危机,需从人自身入手。这方面文学大有可为,因为文学是“人学”,正是追问和塑造人的灵魂的学问。
②文学要帮助人类认识自己,首先要有自审意识。真正伟大的作家本质上都是思想家,他能在人的灵魂深处发现更隐蔽的东西。鲁迅十分赞赏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人的灵魂“挖掘得深”的本领,说他能在“( )”。同样,一个“洁白”的人拷问到最后,也可以挖出他的污秽来。卡夫卡在文学上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用怪诞、荒诞、悖谬等非同寻常的手法,有效地揭去长期掩饰在人们身上那层“温情脉脉的面纱”,让人们进一步认清自己生存的真实境况。
③其次,文学要有危机意识和大生态意识,以地球为背景建立一种大生命系统,关爱任何一种生命的现状与未来。卡夫卡小说《地洞》中有这样一句话:“危险迟迟不来,但又时时防备着它来。”这句话言简意赅,堪称现代人生存境况的写照。事关人类生存问题,文学可关注的空间很大。优秀的作家不仅是思想家,还是预言家。20世纪20年代,生态问题还没有凸显出来的时候,德国表现主义作家德柏林就写了一部长篇小说《山岳、海洋与巨人》,预言人类对大自然无节制掠夺带来的后果。
④与此同时,文学需有大爱意识,文学家应该具有人类良知。例如原子弹问世后,迪伦马特写出了《物理学家》一剧,追问科学家:你是不顾一切地发明呢,还是以维护人类命运为前提呢?此剧一经问世,一年半之内仅在德语国家就上演了1500多场,引起了人们的反思。还有一种大爱体现于深层的人性关怀,一个在历史学家或法学家笔下的罪人,在文学家笔下,却很可能是一个值得同情的“人”——文学家有义务写出人的思想情感的矛盾性和复杂性。
⑤可以说,人类认识宇宙真理的路有多长,人类认识自我的路就有多长。这一论断的确立当可使经常鼓噪或担心“文学死了”的人们安稳地入睡了。
13.填入第②段括号里,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3分)
A.灵魂深处挖掘出良知来 B.罪恶深处拷问出洁白来
C.沙漠深处喷涌出清泉来 D.大海深处探寻出宝藏来
14.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并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证明论点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在什么情况下文学会“真的死了”?请参照本文,选择一种情况简要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16~18题。(9分)
林冲见差拨
只说公人将林冲送到沧州牢城营内来,营内收管林冲,发在单身房里,听候点视。却有那一般的罪人,都来看觑他,对林冲说道:“此间管营、差拨十分害人,只是要诈人钱物。若有人情钱物送与他时,便觑的你好;若是无钱,将你撇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若得了人情,入门便不打你一百杀威棒,只说有病把来寄下;若不得人情时,这一百棒打得七死八活。”林冲道:“众兄长如此指教,且如要使钱,把多少与他?”众人道:“若要使得好时,管营把五两银子与他,差拨也得五两银子送他,十分好了。”
正说之间,只见差拨过来,问道:“那个是新来配军?”林冲见问,向前答应道:“小人便是。”那差拨不见他把钱出来,变了面皮,指着林冲骂道:“你这个贼配军,见我如何不下拜,却来唱喏?你这厮可知在东京做出事来,见我还是大剌剌的。我看这贼配军满脸都是饿文,一世也不发迹。打不死、拷不杀的顽囚,你这把贼骨头好歹落在我手里,教你粉骨碎身,少间叫你便见功效。”林冲只骂的一佛出世,那里敢抬头应答。众人见骂,各自散了。
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却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差拨哥哥,些小薄礼,休嫌小微。”差拨看了道:“你教我送与管营和俺的都在里面?”林冲道:“只是送与差拨哥哥的。另有十两银子,就烦差拨哥哥送与管营。”差拨见了,看着林冲笑道:“林教头,我也闻你的好名字,端的是个好男子,想是高太尉陷害你了。虽然目下暂时受苦,久后必然发迹。据你的大名,这表人物,必不是等闲之人,久后必做大官。”林冲笑道:“皆赖差拨照顾。”差拨道:“你只管放心。”又取出柴大官人的书礼,说道:“相烦老哥将这两封书下一下。”差拨道:“既有柴大官人的书,烦恼做甚!这一封书值一锭金子。我一面与你下书,少间管营来点你,要打一百杀威棒时,你便只说你一路患病未曾痊可。我自来与你支吾,要瞒生人的眼目。”林冲道:“多谢指教。”差拨拿了银子并书,离了单身房自去了。林冲叹口气道:“有钱可以通神,此语不差。端的有这般的苦处。”
……
且说林冲正在单身房里闷坐,只见牌头叫道:“管营在厅上叫唤新到罪人林冲来点视。”林冲听得呼唤,来到厅前。管营道:“你是新到犯人,太祖武德皇帝留下旧制,新入配军,须吃一百杀威棒。左右,与我驮起来。”林冲告道:“小人于路感冒风寒,未曾痊可,告寄打。”差拨道:“这人见今有病,乞赐怜恕。”管营道:“果是这人症候在身,权且寄下,待病痊可却打。”差拨道:“见今天王堂看守的多时满了,可叫林冲去替换他。”就厅上押了帖文,差拨领了林冲,单身房里取了行李,来天王堂交替。差拨道:“林教头,我十分周全你……”林冲道:“谢得照顾。”
16.小说第一段写林冲刚到牢营,就有犯人介绍牢营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差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对第三段中“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却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这句话,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评点道:“虽是播出奇文,然亦实是林冲身份。”依据小说内容,探究“亦实是林冲身份”指的是林冲的哪一种身份,表现的是林冲什么样的性格和心理。(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9~22题。(10分)
最后的常春藤叶
[美]欧·亨利
华盛顿广场西面的一个小区,住着不少画家,他们寻求朝北的窗户以及低廉的房租。苏艾和琼珊也在此合租了一个房间。
年底,肺炎在不断蔓延,琼珊也被感染了。她病得很严重,躺在一张铁床上,一动也不动,凝望着窗对面的空墙。
一天早晨,医生对苏艾说:“要治好,可能只有一成希望,这全在她自己要不要活,她是满肚子以为自己活不成了。人不想活,任何药都无效。”
医生走后,苏艾伤心地痛哭一场。屋子里,琼珊一动不动地躺着,被子底下的身体纹丝不动。苏艾走进来的时候以为她睡着了。忽然,传来一个低微的声音。重复着,苏艾快步走到床边,琼珊的眼睛睁得很大,望着窗外,数着:“9、8、7……”
苏艾看着窗外,满是疑惑:有什么可数的呢?一个空荡荡的院子,一堵空墙,一棵老极的常春藤,藤上的叶子几乎都被吹掉了,只剩下些光秃秃的枝条缠绕在剥落的砖块上。
“6,”琼珊几乎已是耳语,“越落越快了,三天前还有一百多片。又掉了!只剩五片了。”
“五片?什么?”
“叶子,等最后一片掉下来,我也就要去了。难道医生没有告诉你?”
“哟,那些破叶子跟你的病有什么相干?不要说傻话了,医生今天早晨还说你就快好了,喝点汤吧!”
琼珊直盯着窗外说:“不,我不想喝。又落了,只剩四片了!等最后一片掉下,我也就去了。”
“琼珊。答应我不要瞧窗外行吗?”
琼珊闭了眼睛,脸色苍白,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就像是座横倒在地上的雕像。
“你睡会儿,我去把贝尔曼叫来,给我当那副‘老矿工’的模特儿。”
贝尔曼是个画家。他年过六十,画画四十年,总说就要画他的那幅杰作了,可到现在也没有动笔。他喝酒毫无节制,是一个火气十足的小老头子,十分瞧不起别人的温情。苏艾走进楼下他那间光线黯淡的小屋,他满嘴的酒气,两只发红的眼睛迎风流着泪。苏艾把琼珊的胡思乱想告诉了他,“世上竟有人蠢到因为那些该死的常春藤叶子落掉就想死?哎,可怜!”他喊道。
他们一起上楼,琼珊睡着了。他们不由得瞅着窗外那棵常春藤,都默默无言。贝尔曼当完模特就走了。大片的雪花伴着寒冷的雨不停地落下。
“把窗帘拉起来,我要看看。”琼珊第二天早晨醒来就低声地命令苏艾。
然而,看呀!一夜的风雨吹打,砖墙上还挂着一片藤叶。它是常春藤上最后的一片叶子。靠近茎部仍是深绿色,可锯齿形的叶子边缘已枯萎发黄,它傲然挂在一根离地二十多英尺的藤枝上。
“最后一片!我以为它不在了。今天它一定会落,我也会死的。”琼珊说。
白天总算过去了。暮色中,那片孤零零的藤叶紧紧地依附在靠墙的枝上。夜里北风呼啸,拍打着窗户,雨水从屋檐上流泻下来。
天刚亮,琼珊就吩咐苏艾拉开窗帘。那片枯藤叶仍在那里。琼珊躺着,盯着看了许久。“苏艾,我是个坏女孩。想死是有罪的,天意让那片藤叶留着来证明我的坏。你给我拿点汤来吧!”她突然喊道。
下午,医生来了,临走对苏艾说:“她很快会好的。现在我得去楼下看另一个病人,他叫贝尔曼,也是肺炎。但年纪太大,病得很重,恐怕治不好了。”
房间里,琼珊平静地靠着床织着一条蓝色披肩。“有件事我要告诉你,亲爱的!”苏艾走过来抱着琼珊说,“贝尔曼先生患肺炎今天在医院里去世了。他只病了两天。从我们这儿离开后的第二天早晨,门房发现他痛得动弹不了,全身也都湿透了。他们不清楚他究竟去做了什么。后来他们发现一盏没有熄灭的灯笼,一把挪动过地方的梯子,几支扔得满地的画笔,一块涂抹这绿色和黄色颜料的调色板……亲爱的,瞧瞧,墙上那最后一片藤叶。再想想,为什么风刮得那样厉害,它都从来不摇一摇呢?哎,这片叶子才是贝尔曼的杰作,就是在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来的晚上,他把它画在那里的。”
(选文有删改)
19.小说中的贝尔曼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作者为什么在文中画线处三次写到琼珊躺着“一动不动”这一细节?请简要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小说略去贝尔曼先生画“最后的常春藤叶”的过程,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小说最后一句体现了欧·亨利小说“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艺术。请结合全文进行简要赏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23题 50分)
23.作文。(50分)
题目:幸福往往在你身后
要求:①文体自定;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30行);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第六单元检测卷
1.(1)蒹葭杨柳似汀洲 (2)四时之景不同 (3)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2.(1)√ (2)× (3)×
3.(1)删去“能否” (2)将“实施”和“策划”互换位置
4.B
5.(1)①实体书店与科技相结合 ③实体书店与政府支持相结合 (2)示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这本书讲述了主人公保尔的经历,反映了苏联第一代革命青年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6.愁 对比 反复 忧国忧民,忧虑国家存亡
7.下片“欲说还休”用了反复。渲染了“有苦无处诉”的气氛,加强了艺术效果,使读者深刻体会到作者为国事忧愁,极端痛苦,悲愤愁苦溢于言表。
8.(1)曾经 (2)美好 (3)拜见 (4)用鞭子打
9.佶未下阶/出怀中一纸/乃昭赠官絁千匹。
10.D
11.(1)崔昭是怎样的一个人,大家都赞美他?这个人一定是个(惯于)行贿的人。(2)(你)为什么前边那么倨傲但后来又那么谦恭?
12.是一个虚伪,贪婪,表里不一,前倨后恭的人。
【译文】唐朝人裴佶曾经讲过这样一件事:裴佶小时候,姑父在朝中为官,声望很好。一次,裴佶到姑父家去看望姑姑,正赶上姑父退朝回来,深深叹口气,自言自语地说:“崔昭是怎样的一个人,大家都赞美他?这个人一定是个(惯于)行贿的人。这样下去,国家怎么能不混乱啊!”裴佶的姑父话还未说完,守门人进来通报寿州崔刺史请求拜见老爷。裴佶的姑父听后很是生气,呵斥了守门人一顿,要用鞭子打守门人。过了很久,裴佶的姑父整束衣冠勉强迎见崔刺史。又过了一会儿,裴佶的姑父急着命家人给崔刺史上茶,又命准备酒宴,又命令喂饱(崔刺史的)马,给(崔刺史的)仆人饭吃。(送走崔刺史后)裴佶的姑姑问他姑父:“你为什么前边那么倨傲但后来又那么谦恭?”裴佶的姑父面带得意的神色走进屋门,挥手让裴佶离开这里,说:“暂且到书房休息去。”裴佶出屋还没走下门前的台阶,回头一看,见他姑父从怀中掏出一张纸,上面写着:赠送粗官绸一千匹。
13.B
14.中心论点:文学当助人识己(文学要帮助人类认识自己)。分别从文学要有自审意识、文学要有危机意识和大生态意识、文学需有大爱意识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5.示例一:文学不再关注人性,不再能帮助人类认识自己,文学就“真的死了”。示例二:人类可以通过其他手段(如人工智能等)更好地认识自己,不再需要通过文学来认识自己的时候,文学就“真的死了”。示例三:人类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已经不需要再认识自己的时候,文学就“真的死了”。
16.①概括介绍牢营情况,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②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做铺垫,制造悬念,使故事产生波澜。
17.差拨是个利用职权诈取钱财的势利小人。作者采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主要表现在对林冲先骂后夸的语言描写上,如先是骂林冲为“贼配军”“贼骨头”,后来夸林冲为“好男子”“久后必然发迹”。
18.身份:教头身份。性格和心理:①谨慎小心;②沉着冷静;③隐忍顺从;④顾及颜面。
19.①贝尔曼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画家,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生活失意。“他年过六十,画画四十年,总说就要画他的那幅杰作了,可到现在也没有动笔。他喝酒毫无节制,是一个火气十足的小老头子……黯淡的小屋,他满嘴的酒气,两只发红的眼睛迎风流着泪。”②善良,富有同情心,无私关怀、帮助他人。当苏艾把琼珊的胡思乱想告诉了他,他喊道:“哎,可怜!”③崇高的爱心,自我牺牲的精神。晚上冒雨画“常春藤”,以致得肺炎而死。④贝尔曼画技高超。他画的那片常春藤,连当画家的琼珊都没有看出来。(写出两点即可)
20.①写出了琼珊病情严重,对生活失去了希望。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写出了琼珊知道自己不久于世的绝望。③写出了琼珊数着最后的叶子只有四片的害怕和绝望的心理,为下文写贝尔曼先生崇高的爱心和高超的画技做铺垫。
21.①这样写,更能凸显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给琼珊以期待,让她与生命进行不屈抗争的内容,从而更能突出文章的主题。②贝尔曼的画,让本来就是画家的琼珊都没有看出来,侧面衬托了贝尔曼画技的精湛和高超,更能表现贝尔曼先生的崇高品质。
22.①贝尔曼是一个怀才不遇的老画家,是个火气十足的老头,完全看不起人间的温情。但在结尾,却为了增加琼珊的生活希望,不惜自己的生命,冒雨画最后一片树叶,得肺炎而去世。结尾出乎意料。②结尾又在情理之中。老画家听到琼珊的“胡思乱想”的反应,表现了他的善良和同情心。后来冒雨画常春藤树叶,鼓舞琼珊生的斗志也就在情理之中了。③这样结尾使小说情节曲折,也更能突出贝尔曼先生的美好心灵。
23.略。
- 02-05九年级下册语文湖北省孝感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 02-05九年级上册语文1 沁园春?雪 学案
- 02-05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七)课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 02-04四川省自贡市2019届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题(解析版)
- 02-04重庆市涪陵第十九中学校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
- 02-04九年级上册语文9 精神的三间小屋-导学案
- 02-03九年级下册语文甘肃省白银市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 02-02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友谊中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无答案)
- 02-02九年级下册语文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 02-01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检测八年级语文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