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分享 好教案logo
首页 四年级 四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第四单元教案分析
  • 资源类别:四年级教案
  • 所属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
  • 文件格式:ppt/doc
  • 大小:未知
  • 浏览次数:1180
  • 整理时间:2022-04-23
  •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分析

     

    11 永远的白衣战士

    主备人:杨素玮        主备研讨人:端家莉  秦宏玲     审核人:周明龙

    个案修改人:          个案修改审核人:         个案修改审核时间: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

    2.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娴熟”、“疲惫”、“身先士卒”、“声色俱厉”等词语。结合语言文字,理解护士长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的。

    3.体会、感受“白衣战士”——护士长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

        找出课文中的语句,说说护士长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的。

    【教学难点】

        认真、仔细地朗读课文,体会、感受“白衣战士”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快速阅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能结合上下文和利用工具书,学习生字新词。默读课文,感知交流,提出疑问,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重点】

        结合上下文和利用工具书,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

        默读课文,能给课文分段。

    【课前预学】

        1.自学生字词。2.读熟课文。3.初步理解并概括文章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      (人物)     (在什么情况下)          (做了什么事情)。

    2.默读课文,找出文中能表现出护士长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的语句,并在文中做记号。

    3.我觉得她是一个                   的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一组描写医护人员的词语,学生朗读。介绍:2003年春节前后,一种极具传染性的疾病——非典型性肺炎在广州流行。正是有了医护人员,才挽救了一位位患者的生命。今天我们也要来认识一位优秀的医护人员,这就是——板书课题《永远的白衣战士》。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检查难读的词语的掌握情况。

    2.解决难读的句子。

    (1)“高风险,高强度,高效率,叶欣像一台永不疲倦的机器全速运转着,把一个又一个患者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运转”红色)

    指名读读这句话。

    指导:“转”是一个多音字,用它的另外一个读音来组个词。

    找出其他的多音字,教学“强”、“率”(注意“强”有三个读音。)

    扫清了这些“拦路虎”,现在请全班同学一起把这句话齐读一遍。

    (2)“叶欣默默地作出一个真情无悔的选择——尽量包揽对危重病人的抢救、护理工作,有时甚至声色俱厉地把同事关在门外,让你毫无商量的余地。”

    指名朗读这句话。

    用换近义词的方法理解“真情无悔”。

    同类字学习:和“悔”字相似的字。

    指导理解破折号的作用。

    朗读句子。叶欣在面对危险和死亡的时候总是身先士卒,舍己为人,假如你是叶欣的同事,你看到这种情况会对她说些什么?

    3.自读课文,把让自己感动的句子画下来,并想想为什么。讨论后进行汇报。

    4.同学们读了课文你觉得叶欣是个怎样的人?教师板书:崇高精神

    5.课文是通过哪几个具体事例来表现叶欣的高尚品质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到课文中找一找。

    6.指名回答,教师板书:抢救病人、关心同事、身患“非典”

    7.师生共同理清文章的脉络

    全文分为三大部分:叶欣的去世——叶欣救治病人、离开人世——告别叶欣的动人场面。指导并明确各部分所在的段落。

    课文通过具体描写了这三个事例来突出叶欣的高尚品质的。课文中是怎么具体写的呢?我们下一节课研究。

    三、检测评学

    找出课文中的语句,说说护士长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的。

    四、作业设计

    1、描红、临写课后生字;

    2、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收集有关叶欣的事迹资料,补充阅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抓住课文中的语句,说说护士长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的。

    【教学重点】

        扣住“高风险”, “高强度”,“高效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感受人物精神。

    【课前预学】

        了解“非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题中“永远的白衣战士”指的是谁?课文写了她的什么事?

    二、学习课文。

    1.交流资料关于“非典”:

    补充:“截至2003年6月9日,中国内地5328人感染非典, 340人死亡。全国有935名医护人员遭遇非典;广东省的非典患者中,竟有三分之一的医护人员;为了抢救1个周姓“超级传染者”,60个医护人员被感染……”非典太可怕了,医护人员太伟大了,他们都是在高危险的环境下工作的。

    2.面对这场战争,叶欣是怎么做的?你还读懂了什么?

    A段落“原有冠心病的“非典”患者粱先生……叶欣急速赶来,娴熟地将病床摇高,让患者呈半坐卧位,同时给予面罩吸氧,静脉注射强心药,检测心率、血压、呼吸……两个小时过去了,患者终于脱离了危险。叶欣顾不上休息,又拖着疲惫的身躯投入到另一个患者的抢救中去。理解“高风险、高强度、高效率,叶欣像一台永不疲倦的机器全速运转着,把一个又一个患者从死神的手中夺了回来。”

    为什么说叶欣像一台永不疲倦的机器全速运转着?

    (1)小组,个人

    (2)叶欣为什么要像一台永不疲倦的机器全速运转?为什么要做到高风险、高强度、高效率?

    “娴熟”——精湛的业务,医护技术很熟练。

    “迅速”——对工作高度负责。

    省略号——叶欣做了很多工作,很辛苦,很忙碌。仅用了2个小时,就救活了梁先生。

    B叶欣默默地作出一个真情无悔的选择——(尽量包揽对危重病人的抢救,护理工作,有时甚至声色俱厉地把同事关在门外,让你毫无商量的余地。)

    这段话中有一个表示神态的词语:声色俱厉。说话时的声音和态度都很严厉。

    C面对危险和死亡,同事们总能听到叶欣斩钉截铁的话语:“这里危险,让我来吧!”

    “斩钉截铁”指说话办事坚决果断。

    面对危险,叶欣总是冲在最前面。

    坚决,果断,叶欣舍己为人、临危不惧、无私奉献的伟大人格魅力。

    从这一段中,选你最受感动的一句话读一读,读出你的情感。

    3.在高风险、高强度、高效率工作中,叶欣不幸染上了非典型肺炎,所有人的努力和呼唤都没有挽留住她匆匆离去的脚步,叶欣永远的离开了。在她的告别仪式上,是花圈如海,泪如雨下,叶欣留给人们的却是永恒的微笑。所以我们她是永远的白衣战士——再读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感受?

    三、检测评学

        假如你是叶欣的病人,你想对她说什么?

    假如你是叶欣的同事,你想对她说什么?

    假如你是叶欣的亲人,你想对她说什么?

    五、作业设计:

    护士长叶欣带着永恒的微笑,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在抗击非典的战役中何止她一个英雄呢!读读这两则日记,读后,请你用手中的笔,向这些“白衣战士”们吐露自己心声吧!

    2月16日 星期日

    上午11点,我们终于把病区所需的物品全部备齐。我真不敢想象,这些体重只有40、50多公斤的姑娘们仅用了7个多小时的时间,就把将近20倍于自己体重的各种物品从不同的仓库,搬回到现在的5楼,并归类有序地摆放好。将近10点钟了,大家才捧着盒饭进晚餐。护士冯秀芳打电话把自己调到临时病区护理非典型肺炎病人的事告诉家人,电话那边妈妈、姐姐、弟弟等人都哭了。小冯对妈妈说:“我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不能后退,我还没哭呢,你们更不要哭了,也不用担心。”妈妈只好让她必须每天打个电话报平安。看见小冯这样,其他的姑娘都不敢再向家里通报……

    2月20日 星期四

    今天又转来了一批倒下的医护人员,我们的工作更忙了,每天加班的时间就更长了。多种输液药物的配制、静脉推注、吸痰、床上擦浴、病情观察记录、床边护理等等使护士姑娘们手脚不停,每个姑娘下班后双腿双脚都肿了。医院后勤保障工作做得很好,给我们准备的一日三餐十分丰盛。下班后虽然肚子很饿,但我们谁也吃不完一份饭,包括那些平时食欲很好的大个子医生。下班后,惟一希望的就是睡觉,哪怕只有半个小时或10分钟,哪怕就在办公室。吃晚饭的时候,李护士长对我说,护士小康的小孩病了几天了,小康没有说,也没回家去看,刚刚小康在偷偷掉眼泪时她才知道,小康的丈夫要替她到院长那里请假,小康说服了丈夫,坚持上班。  摘自《护士长日记——写在抗非典的日子里》

    【板书设计】                               身先士卒

     11 永远的白衣战士      临危不惧

                                 舍己为人

    【教学反思】

    12 “番茄太阳”

    主备人:杨素玮        主备研讨人:端家莉  秦宏玲     审核人:汪竹芳

    个案修改人:          个案修改审核人:         个案修改审核时间: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第四段。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体会“番茄太阳”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感悟“明明”美好的童心对“我”的感染,有感情地读好课文中的人物语言。

    3.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用乐观的心态看待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做个开朗乐观、热爱生活的人。

    【教学重点】

        从语言文字中感悟明明的聪明和富有爱心。

    【教学难点】

        感悟“番茄太阳”的含义。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按照提示给课文分段,说出段意。

    【教学重点】

        理清课文条理。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写作顺序,给课文分段。

    【课前预学】

        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

    理解词语。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这篇文章的题目很有意思,能引起读者的强烈的好奇心。你能针对课题提出什么问题?

    2.番茄来自西方(番是外国的意思),茄科植物,形状像柿子,果实红色。

    二、理解“番茄太阳”。

    1.介绍作者

    2.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1)字词:番茄、盲童、天使、清脆、颜色、捐献、亲戚、忙碌、角膜、复明

    (2)课文朗读:分自然段朗读,读准字音,读通长句子,读熟课文。

    结合课文理解词语:

    再读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按时间顺序理清线索)

    一(1—4)“我”在菜市场上,看到盲童跟父母看摊位,父亲常帮她通过抚摸来认识各种蔬菜。

    二(5—14)盲童明明,是一个聪明富爱心的小女孩。

    三(15—17)明明将接受复明治疗时说要把自己的腿献给“我”,“我”感到无比激动。

    (3)分段朗读,将“我”的内心变化与盲童明明对我的影响联系起来体会。我原本心情如何?后来呢?是什么原因发生变化的?

    3.练习用几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番茄太阳”这个奇妙的组合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在哪里?找出句子,组织交流,根据学生回答依次出示句子。

    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真的吗?太阳像番茄吗?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阳。”

    看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

    红红的“番茄太阳”一直挂在我的心中,温暖着我的心。

    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三个“番茄太阳”的理解。

    引导学生理解第一句话中的“番茄太阳”指明明心中的太阳,第二句话指明明的笑脸。第三句话的理解有一定难度。

        三、检测评学:朗读课文,摘录课文中的精彩语句

        四、作业设计:看拼音写词语。

    【板书设计】

    “番茄太阳”

    1——明明心中的太阳

    2——明明的笑脸

    3——?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品读课文重点语句,感受明明笑中的乐观,话中的爱心。品味“番茄太阳”之美,懂得用乐观与爱心温暖自己,温暖他人。

    【教学重点】

        感悟重点词语,理解人物品质。

    【教学难点】

        品味“番茄太阳”之美,懂得用乐观与爱心温暖自己,温暖他人。

    【课前预学】

        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填空。

    1.课文中的明明是一个(       ),而“我”是一位(         )。

    2.课文中(   )次出现“番茄太阳”。第一次出现时指(             )。第二次出现时指(               )。第三次出现时指(                )。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2.番茄太阳应该是指什么?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个句子发现的?出示句子“看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

    3.齐读句子。

    二、理解明明的笑。

    (一)感悟笑容纯美。

    (1)每次从菜场经过都能看到那家人,夫妻俩忙碌,女孩安静地坐着,说话声细细柔柔,特别爱笑。(文静的、甜甜的女孩。)

    (2)小女孩一面用手摸,一面咯咯地笑,妈妈也在旁边笑。 (你觉得她笑得怎样?)

    (3)如果不是盲童,明明挺漂亮的,乌黑的头发,象牙色的皮肤,精致的眉和下巴,笑起来像个天使。(多美的笑呀!)

    (4)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真的吗?太阳像番茄吗?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阳。”明明咯咯的笑声银铃样清脆,一串一串地追着人走。(笑得动听,使人回味无穷。 这句重点品评后齐读。)

    你觉得明明的笑是一种怎样的笑?(可爱、天真、天使般……) 板书:纯真

    小结:因为纯真,所以明明的笑脸美得就像“番茄太阳”。

    读句子——“看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

        (二)再悟笑中乐观。

    1.这么纯美的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发出来的呢?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找到相关的语言信息。 生读读划划。

    2.交流反馈。(五岁左右,是个盲童。……)

    3.明明是怎么和这个世界接触的?(摸、听)

    4.这样的一个孩子,她的生活一定是困难重重的。

    比如说: 明明想倒杯水喝,可是……

    再比如说:明明想找伙伴玩,可是……

    用“可是”说话,想象明明生活中的困难。

    5.明明的生活是如此艰难,可是我们在课文中找不到她哭的痕迹。面对重重困难,明明依然笑着。请同学们再读这些语句感受明明的笑。 生齐读句子。

    6.此刻,你觉得明明的笑又是一种怎样的笑呢?(辛酸、令人心疼、坚强……) 板书:乐观

    7.小结:因为乐观,所以明明的笑脸美得就像“番茄太阳”。

    (三)领悟笑中温暖。

    1.明明的笑已感染了我们,同样也感染着课文中的“我”。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找“我”的心情轨迹。生默读标记。

    2.交流反馈:生读找到的句子,师随机点评:心情怎样?

    3.享受着明明的笑,“我”灰暗无比的心情逐渐温暖起来了。这是明明的笑产生的力量,想不想再来读读明明的笑?出示句子,师生合作读:师——描述作者心情的句子;生——描写明明笑脸的句子。

    4.除了“我”,你觉得还有谁也在享受着明明的笑?

    5.这又是一种怎样的笑呢?(美好、给人希望、温暖……) 板书:温暖

    6.小结:这回,你想怎样来读这个句子呢?出示句子——“看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

    (四)深悟笑中深意。

    1.温暖我的,不仅是明明的笑,还有什么?仔细读读课文的最后四个自然段找一找。

    2.交流反馈。(善良……)

    3.出示明明的话——“阿姨,妈妈说我的眼睛是好心人给我的,等我好了,等我长大了,我把我的腿给你,好不好?”

    这是明明做手术前对“我”说的话,请同学们多读几遍,除了善良,你还读出了什么?

    4.交流反馈。(爱心、感恩的心……) 板书:爱

    5.小结:是呀,是爱孕育了这美丽的笑。心中有爱,脸上才会有这么迷人的笑。让我们再次享受明明那纯真、乐观、温暖、饱含着爱的笑容,享受“番茄太阳”的灿烂迷人。生齐读,师总结读——“看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其实,“番茄太阳”在这篇课文中,不光指明明,你觉得谁也是,为什么?(捐献眼角膜的人、爸爸妈妈、作者)

    2.除了课文中的,你还认为哪些人也是“番茄太阳”?

    3.所有心中有爱、无私奉献的人都是“番茄太阳”。

    4.学完了这一课,同学们有什么想说的吗?说感受。

    5.小结:只要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颗“番茄太阳”,那么这个世界将到处充满爱与温暖!

    三、检测评学

        文中多次出现“番茄太阳”,写出它在下面句子中分别是什么意思。

    1.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真的吗?太阳像番茄吗?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阳。”(明明心中的太阳)                           

    2.看这她的笑脸,我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明明的笑脸)                           

    3.红红的“番茄太阳”一直挂在我的心中,温暖着我的心。(美好的童心,乐观的人生态度)                      

        五、作业设计

        替作者写出自己的心声。

    【板书设计】

    “番茄太阳”

    明明  心境  番茄太阳

    开朗 灰暗 红红的太阳

    美丽 温暖 姑娘的笑脸

    聪明 心疼 美好的心灵

    【教学反思】

     

     

     

     

     

     

     

     

     

     

     

     

     

     

     

     

     

     

    13 第一次抱母亲

    主备人:杨素玮        主备研讨人:端家莉  周明龙    审核人:秦宏玲    

    个案修改人:          个案修改审核人:         个案修改审核时间: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 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大意,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3.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

    【教学难点】

        怎样使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和孝子情怀,并能从语言文字中走出来,感悟自己的母爱和表达自己的爱。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5个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重点】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难点】

        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第一次抱母亲。(指导:“第”是竹字头的“第”,“抱”上面的横折钩短一些。)

    齐读课题。提出想法或者疑问。(为什么要抱母亲?第一次抱母亲有什么感受?母亲有什么感受?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抱母亲?)

    二、初读课文。

    1.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脖子、摔倒、瘦小、翻山越岭,愧疚、仰面、责怪、突发奇想

      (1)自由选择朗读方式,读词语。进行多种形式的练读。

      (2)全班交流:(重点理解“翻山越岭”翻越不少山头。形容走山路的艰苦。

    “责怪”责备;埋怨。

    “愧疚”心里惭愧不安。

    “突发奇想”突然产生一种奇特的想法。)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指名评价。

    三、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1.重点指导:

      (1)为什么要抱母亲?(换床单,报母恩)板书:换床单 报母恩

      出示:

      母亲病得不轻,转身下床都很吃力。我赶紧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

      指导朗读。

      “转身下床都很吃力”慢一点,读出吃力的样子。

      “赶紧”读得快一些,表达一种急切,我要是不赶紧,母亲可能就要吃力地自己下床了。而我是不想让病中的母亲吃力地起床的,所以得赶紧。

      (2)第一次抱母亲有什么感受?(难过,愧疚)板书:难过 愧疚

      从哪个句子可以看出来?

      出示:

      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竟然”是什么意思?作者没想到什么?文中有三处“没想到”,找出来轻声读一读,体会一下作者的心情。

      指导朗读。

      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吃惊,对母亲不了解,关心不够)

      护士在后面扶了我一把,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我说:“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难过)

      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愧疚)

      师引导:母亲用瘦弱的身体承受那么重的担子,这里的重担指的是什么?请同学们再读一读作者说的话,透过字面展开想象,体会一下。

      指名汇报。

      当你知道承受这么重的担子的母亲竟然只有80多斤,相信你一定也读懂了作者此时心中的难过和愧疚。读一读2、3自然段。(配乐齐读)

      2.根据板书内容,你能给课文分段吗?快速阅读课文,并完成本课补充习题第四题。

      指名反馈。

      一(1)“我”抱起母亲换床单,没想到母亲竟然这么轻。

      二(2-3)“我”告诉护士,“我”记忆中的母亲总是挑着重担翻山越岭,总以为母亲力大无穷,却不知道母亲以80多斤的身体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三(4-5)“我”突发奇想,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抱着母亲入睡,却发 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

    3.指导写字。

      生字:脖 摔 翻 瘦(找找两组字的特点,再自由识记生字。)

      交流要点。(“脖”的右上部为小十字,“翻”的左下部为田字,“瘦”注意中间两笔横之间要断开。)

      3.范写:瘦

        四、作业

        1.记录一天中妈妈为自己做的事以及自己为妈妈做的事。

      2.拥抱妈妈,并对妈妈说:“我爱你”,然后把妈妈的反应以及自己的感受记下来。

        3.朗读课文,识记词语。

    【板书设计】

    第一次抱母亲

    换床单         报母恩

    难过   愧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自主感悟、交流体会,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激发对母亲 的崇敬和爱戴之情。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对母亲的报答之情。。

    【教学重点】

        自主感悟、交流体会,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对母亲的报答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直接导入。

    二、品读课文。

      1.教学第一自然段。

      分角色朗读第一小节,相机指导朗读。

      重点指导:

      A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吃惊)

      B、护士在后面扶了我一把,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我说:“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埋怨;难过)

      2.教学第二自然段,感受“母爱”的伟大。

      (1)过渡:母爱伟大,我为什么“我很难过”?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2)自主朗读。全班交流:

      指名谈体会,并读一读相关的语句。

      (我和母亲一起生活了几十年,一直以为母亲有100多斤,竟然不知道她的身体只有80多斤。我太粗心了,太不关心母亲了。我为自己一直不懂事,没能帮母亲挑重担而难过。)

      (3)重点理解“重担”。

      出示:

      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这里的重担指的是什么?母亲的担子还有别的吗?

      再读一读作者说的话,透过字面展开想象,体会一下。

      (母亲所挑的不是一百多斤的重担,还包含养育儿女的艰辛,包含着各种各样复杂的农活和家务劳动。)

      瘦弱的母亲一手拉着年幼的我,背上还背着比我更小的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那是怎样的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

      母亲的重担里面装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为了家庭,为了生活,她瘦弱的肩头曾经担负起多少重担啊!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母亲承受那么重的担子呢?(母爱)

      好不容易把孩子拉扯大了,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还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这又是为什么呢?(还是母爱)

      我想,当她这样要求的时候,孩子们肯定会心安理得地把担子交给母亲去挑,因为他们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而其实?

      是呀,直到今天,作者才知道母亲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这事他为什么一直都不知道呢?(母亲从不抱怨、诉苦,从不叫苦叫累)

      (4)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现在,当你了解了母亲肩上的重担,当你知道承受这么重的担子的母亲竟然只有80多斤,相信你一定也读懂了作者此时心中的难过和愧疚。读2、3自然段。

      3.教学第四、五段,激发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1)引读课文:“就在这时,我突发奇想,……”指名读。

      (2)想一想,同样是抱母亲,刚才的“抱”和现在的“抱”有什么不同?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想一想,再回答。

      为了让母亲容易入睡,我将她轻轻地摇动,母亲睡着了吗?母亲的泪水是欣慰的泪水,是激动的泪水,是幸福的泪水。我抱母亲仅仅一次,母亲就那么欣慰,那么激动,那么幸福;而母亲抱我呢?(板书:母亲无数次抱我。)

      当我们把这两个词语放在一起时,不禁想起了孟郊诗中的两句话: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我们提起笔,把这句诗写在书上。师板书: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我虽然能抱母亲一时,却报不了母亲对我们一世的情啊!母亲虽不要回报,但作为子女怎么不应该回报呢?让我们给母爱以回报,一起读一读最后这两段话吧。

      4.朗读全文。

    三、联系实际,探究主旨。

    母爱,人世间最伟大最崇高的爱,她无私地付出一切,却从未想过回报。子女给予她的一点点关爱却足以令她幸福满怀。交流。

      1.一天中妈妈为你做的事;2.一天中你为妈妈做的事

      3.当你拥抱妈妈并说出“我爱你”的时候,妈妈有什么反应,你又有什么感受?

    4.现在有什么话想对妈妈说吗?

      5.有人说“母爱是灿烂的阳光,炽热而光明。她能融化冰川、净化心灵、蓬勃生机”,有人说“母爱是盎然的绿地,芳菲而宜人。她使空气清新、百花缤纷、彩蝶飞舞。她是唯一没被名利污染的一方净土。”你心中的母爱又是什么呢?

      出示,并指名进行口头填空:

      母爱是         。无论你走到哪里,她都伴着你为你指点迷津,护你一路走好。

      母爱是        。无论你有多大困难,她总是依靠的屏障为你遮风挡雨,令你心安神怡。

      母爱是       。                                。

      6.读一读补充习题第5题的诗歌和句子,并完成相关练习。

      母爱是一片阳光,

      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春天温暖;

      母爱是一泓清泉,

      即使心灵岁月的风尘蒙沙,也能让你清澈澄净;

      母爱是一株树,

      即使季节轮回也固守家园,甘愿撑起一片绿荫。

      母爱是一首田园诗,悠远清净;

      母爱是一幅山水画,自然清新;

      母爱是一首歌,婉转深情。

      母爱是醉人的春风,是润物的细雨,

      是相伴你一生的盈盈笑语,

      是你漂泊天涯的缕缕思念。

      1.你心中的母爱是什么?写一写。

      2.读读背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三字经》

        四、检测评学

        拿出笔来写上一句你们对妈妈感恩的话语.

        五、作业设计

        1.完成心意卡并把它送给你的妈妈。

      2.收集一些描写母爱的古诗句。

    【板书设计】

    第一次抱母亲

    母亲无数次抱我

    【教学反思】

        

     

     

    14我不是最弱小的

    主备人:杨素玮           主备研讨人: 汪竹芳 秦宏玲     审核人:端家莉

    个案修改人:          个案修改审核人:         个案修改审核时间: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反复品读对话,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理解课文。

    2. 学习运用几个词语写一段描述雨景的话。

    3.向萨沙一家人学习,有不甘为弱者,自觉保护弱小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体会萨沙和妈妈之间的对话。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向萨沙一家人学习,自觉保护弱小者。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认识并识写课文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理解词语,学会给课文分段。

    【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概括段意。

    【课前预学】

        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指名读题,理解“弱小”(对比比较“弱小”)

    检查预习:“我”指谁?

    萨沙他为什么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检查预习情况(弱小、闷热、蔷薇、聊天、滂沱大雨、低垂、娇嫩、纤弱)

    2.理解词语:

    聚精会神:形容注意力非常集中。

    大雨如注:注,灌人。形容雨下得很大

    娇嫩纤弱:柔弱纤细,

    3.默读课文,理清脉络。

    课文可分两部分,边读边想:课文可分为哪两部分?每部分讲的是什么?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萨沙一家在假日里到森林游玩,说明萨沙是最弱小的。

    第二段(第2~8自然段):写最小的萨沙在家人的影响下会了保护弱小者,表明萨沙不承认自己是最弱小的。

    4.造句。

    附近……

    芳香扑鼻……

    三、检测评学

        1、朗读课文。

    2、读一读:大雨如注、滂沱大雨。写一写雨中的景象。

        四、作业设计

        朗读课文,摘录描写森林景色的句子。尝试写一写身边景物。

    【板书设计】

    14 我不是最弱小的

    萨沙弱小

    萨沙证明自己不弱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习运用几个词语说一段描写雨景的话;联系上下文品读体会反问句的表达效果;通过品读理解课文,体会萨沙一家人关爱弱小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品读理解课文,体会萨沙一家人关爱弱小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体会萨沙一家人关爱弱小的优秀品质。

    【课前预学】

        熟读课文,完成预习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认为什么样的人就是最弱小的?

    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是一家人中最小的孩子——四岁的萨沙说的一句话。他为什么这样说,怎样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他是一个什么的孩子?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那个美好的假日,走进萨沙的内心世界,相信大家会对弱小,对萨沙一家的美好品质更深刻的理解。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组织交流森林的美好景色,概括:(一是野蔷薇美;二是一家人非常温馨和谐。)

    2.小结:森林里的景美,出示图、文: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的,芳香扑鼻。

    看着这一朵粉红粉红娇嫩的蔷薇花,闻着它一阵阵沁人心脾扑鼻芳香,你情不自禁的想说句什么话?带着情感在读这句话。

    在森林中有这美丽的蔷薇花陪伴,萨沙一家人聊天、看书,生活是那么温馨美好。

    3.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正在这时一场大雨突然来临,交流描写雨大的词语和句子。

    相应出示:大雨如注,“注”是什么意思?(灌入)“大雨如注”就是……?

     

    形容雨大的四字词语,你能说出几个吗?(生回答后再适当补充:)

    滂沱大雨  倾盆大雨   瓢泼大雨  狂风暴雨   疾风骤雨   暴雨如注

    课文虽只有寥寥三个词,却把雨前、雨中的情景描写得生动逼真。谁能选用大家提供的这些词说一段描写雨景的话?

    指名说,点评。

    4.就在这雨中,一场温馨的关爱弱小的传递开始了,请同学们

    三、品读对话、体验真情:

    1.默读课文第二段,组织交讨论:

    第一句:面对萨沙的疑问,妈妈作出回答——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板书)

    2.面对妈妈的回答萨沙又说了什么?

    第二句,可以把它变成这样吗?为什么?(不甘弱小——)

    出示:这么说我就是最弱小的了?

              这么说我就是最弱小的了。

    这就是问句的魅力---表达丰富而强烈的情感。

    3.妈妈笑着说——生读,萨沙该怎么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呢?(出示句子)

    萨沙是一家中最弱小的,把雨衣让给他,我们懂。萨沙为什么要把雨衣让给野蔷薇呢?

    4.我们来看看雨中的野蔷薇是怎样的?

    出示: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

    读,说:看,雨中的蔷薇花正向我们呼喊什么?你想说什么,你更想做什么?

    5.此时的萨沙做了什么?谁来读?

    作者在第二自然段写了蔷薇花带给我们美丽和芳香,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第7自然段又写了大雨中的可怜蔷薇花,需要我们的保护。这样前后照应是要告诉我们弱小者不仅仅是年龄、力气、身体比我们弱小的,一切身处困境急需帮助的人或其他事物都是弱小的,都需要我们的保护。(删掉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中“人”副板书)

    6.萨沙保护了比自己更弱小的蔷薇花,他又说了什么话?

    生读——你会把它变成带句号的句子吗?对比读,你认为他这句话里饱含着什么意思?

    妈妈又将怎样回答他?你会怎样称赞他?(自豪、自强、自信、善良)

       (爸爸把雨衣让给妈妈,妈妈把雨衣让给萨沙,萨沙又把雨衣披在了野蔷薇身上,因为他们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他们这种自觉保护弱小者的精神让人感动。现在让我们再次用心用情读这一段话)

    7.分角色朗读萨沙的三次对话

    8.总结:父母言传身教,用自己保护弱小的实际行动教育了萨沙;而年仅4岁的萨沙内心不甘心做弱小者,不愿意只享受别人给予的保护,而努力的去保护比自己更弱小者更让人感动、钦佩、学习。

    四、检测评学

    1.你会用那些词形容萨沙  (   )(    )(   )(   )

    萨沙只是四岁的孩子,他已经不甘心做弱小者,尽一份自己绵薄的力量去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那么你们是否也曾伸出过援助之手,保护过比你弱小的人或者其他东西呢?

    2.仿写语段:一棵小树正在狂风中剧烈摇晃,它是弱小的,我要保护它,于是······

    3.总结:许多都会事物发生了变化,也许原来的强者会变成弱者,而原来的被关爱者又变成了主动关爱别人的人,但是不管怎样,唯一不变的是要有这样的意识——(齐读课题:)我不是最弱小的,我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去保护比自己弱小的……

        五、作业设计

        1、写出几个形容雨大的词语。

    例:大雨如注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2、选择题。

    “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对这句话所包含的意思描述,恰当的一项是:            

    (1)萨沙在问妈妈,自己做了保护蔷薇花的事,是不是最弱小的了。

    (2)萨沙保护了蔷薇花,说明萨沙是个爱护花草树木的孩子。

    (3)这是萨沙在反问妈妈:现在我保护了比我弱小的蔷薇花,我不是最弱小的了——你们保护我,我也保护了别人。

    【板书设计】

    14我不是最弱小的

    苏教版四下第四单元教案 苏教版四下第四单元教案 苏教版四下第四单元教案让雨衣:爸爸        妈妈        萨沙

     

    苏教版四下第四单元教案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蔷薇花

    【教学反思】

          

     

     

     

     

     

     

     

     

     

     

     

     

     

     

    习作4

    主备人:杨素玮       主备研讨人:端家莉  秦宏玲     审核人:汪竹芳

    个案修改人:          个案修改审核人:         个案修改审核时间:

    【教学目标】

    1.学会有详有略地记叙一次班级讨论会的经过,注意写好人物的对话,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把同学讨论的意见写下来,观点表达清楚,注意提示语的变化。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身边的事,并积极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真实的心声。学会到生活中寻找写作材料。

    【教学重点】

        善于发现生活中关注的问题,思考事情。能语言清晰、段落得当地记录讨论过程。

    【教学难点】

        提示语富有变化。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参与小组讨论,认真听取他人观点,能把别人的观点有条理地记录下来,并加上恰当地提示语。

    【教学重点】

        培养讨论,记录的习惯,能把讨论内容有条理、有重点地写具体。

    【教学难点】

        有条理地记录讨论会的发言。

    【课前预学】

    布置学生课前注意观察生活发生的事情。可提前一周时间有意引导学生看电视、读报纸、听广播等,了解社会新闻,关注社会热点,并做点记录或剪贴,积累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发生一些事情,值得我们去关注。你有一双机敏的眼睛、一个充满智慧的头脑吗?今天我们的作文课就是谈论生活中发生的这些事。

    二、明确要求,练习写作。

    1.带领学生阅读第二到七自然段,研究这几段话是怎样描述同学们讨论的,让学生学习有概括、有具体记叙的方法;再引导他们想一想:自己在习作时还可以写一些什么内容,怎样写才能把大家讨论的经过记叙具体?

    2.学生交流,回忆并交流各自关注的事情,梳理出一两个共同的话题(“值得我们关注的”)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积累的资料,就这个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3. 每个小组围绕一个话题进行谈论,各小组先确定自己谈论的话题。

    4. 组内明确分工(作好记录)

    5. 自由发表意见,也可以进行争论。

    6. 依据记录内容,参加集体交流汇报。

    7. 教师在学生交流汇报时,帮助确定习作的中心,启发详略的安排,不断引导学生的个性化表达。(指导语言表达,转述他人看法,适当的提示语等)

    8. 发表见解,写成作文。

    9. 教师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把自己的意见写下来,观点表达要清楚,注意详略得当。

    10.学生习作,教师巡视

        三、    完成习作草稿。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能清楚、有条理地记录讨论会,并学会修改习作草稿。记录要条理清楚、语言明确、写具体。

    【教学重点】

        能按要求修改习作。

    【教学难点】

        关注提示语的变化和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课前预学】

        互相阅读习作,发现优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这节课要学习完善文章。(教师选择中等习作一篇)

    二、交流分享,修改完善习作

    1.轻声读自己的习作,初步进行修改。

    2.互相阅读,互相交流并修改。

    3.选择学生习作一份,读一读。看看他是否有享有略?内容具体明确吗?标点符号是否正确?

    4.他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写得更好一些的?

    5.教师再选择一份不仅写清楚了发现过程,同时还描写了自己在发现过程中的心情的习作或精彩的片段。

    5.根据精彩的片段,再来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修改并认真誊抄习作。

    【板书设计】

    习作4

    是否有享有略?内容具体明确吗?标点符号是否正确?

    【教学反思】

     

     

     

     

     

     

     

     

     

     

     

    练习4

    主备人: 杨素玮        主备研讨人:端家莉 汪竹芳      审核人:秦宏玲

    个案修改人:          个案修改审核人:         个案修改审核时间:

    【教学目标】

    1.认识中草药的名称,学会八个成语及 《 三字经》 中的一个片段。能正确、美观地书写具有相同部件的字。讨论班级公约。学写毛笔字。

    2.能读懂中成药的说明书;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能大方清晰地进行口语表达。

    3.在认识中草药、学习成语的过程中感受语文的魅力;在口语交际中乐于表达,培养交流表达能力和认真倾听的习惯。

    【教学重点】

        处处留心学语文、读读背背和口语交际。。

    【教学难点】

        在生活实际中学会使用药品说明书。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读准课文中出现的 7 种中药的药名,初步了解中药的功效;学会读懂中成药的说明书;联系所学课文 《 永远的白衣战士》 ,学会八个成语。正确、流利地朗读 《三字经 》 的片段,并能理解其意思;能美观地书写具有相同部件的字。

    【教学重点】

        在生活实际中学习语文知识,认识中草药,会看说明书了解用法用量等。

    【教学难点】

        懂得中成药的说明部分。

    【课前预学】

        了解一些中药的作用、药性,准备交流。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平常生病了,都会去医院看病,吃药或打针。我们吃的药分成两类:中药、西药。今天,我们来初步认识中药。

    二、学习认识中草药。

    1.中医中所用的中药多以植物为材,也有以动物、矿物为材料的。《本草纲目》中就介绍多种中药的材料的功效,是我国医学、医药上的一个瑰宝。

    2.读一读课本中的中药名,读准音。

    3.图文结合,认识这7 种中药。并大致了解7 种中药的功效。

    4.中成药的说明书交流汇报,教师适当点拨:保质期到2015年12月(过期),到2016年12月(课件出示),则在有效期内。

    三、指导学习成语

    1.理解成语的意思。

    2.读了这些词,你脑中仿佛出现了什么样的场面?

    3.有感情朗读八个成语。

    4.读一读 《 三字经》 的片段,交流 《三字经 》 这个片段的意思。教师予以帮助。

    5.有感情读一读,注意抑扬顿挫。指导背诵。

    四、学习钢笔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羽、弱、朋”。

    2.找出共同点。

    3.指导:这些字中都有相同的部件,右半边比左半边上头略高一点,下头略低才显得匀称端正。

    4.师范写“羽”。学生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

    5.反馈。展示字,师生共同评析

        五、作业

        背诵成语、三字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口语交际:讨论班级公约。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

    能落落大方地才与讨论,提出自己对班级公约的看法和建议。

    【教学难点】

        班级工作制定的可行性。

    【课前预学】

        调查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搜集身边守规则和不守规则的事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生活在社会的大家庭里,应处处遵守规则。班级是我们温暖的家,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多快乐,我们多是集体中的一员,集体的目标靠我们共同来完成,集体的荣誉靠我们大家来维护。我们一起来制定一个班级公约吧。

    二、学习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

    1.说一说学校的制度中,哪些是我们必须遵守的规则。在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我们应该遵守哪些规则?

    2.日常生活中,总是有那么一些人不愿意遵守规则,给别人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不便。你曾经看见过哪些不文明的现象?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不守规则的事例。

    3.在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的规则有哪些?

    学生先小组讨论,然后集体交流。

    4.你还知道哪些规则?结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公民道德纲要》进行讨论。

    5.制订班级公约

    (1)分组讨论:分析班级现状,找出不足之处。

    (2)针对问题,小组制订相关规则--《班级公约》。

    (3)全班讨论《班级公约》,民主表决。相机点拨,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来思考、补充。

    (4)小结:这份规则是大家一起制订的,所以必须大家共同来遵守。

    总结,学生记录。

    三、作业设计

    请同学们课后试着为班级整理一份班级公约。把班级公约用笔抄写纸上,贴在墙上。

    【板书设计】          练习4

    班级公约

    【教学反思】

    标签
    zwc123110

    zwc123110

    0

    0

    0

    img

    苏教版第四单元教案分析

    下载积分 钻石会员
    1 免费
    请您 登录后 下载 !
    说明

    您下载所消耗的积分将转交上传作者。上传资源,免费获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