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 erika871117 收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八年级下册语文8 时间的脚印-导学案
8 时间的脚印
课题
时间的脚印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文中的说明方法以及表达方式,理解文章的结构顺序。
2.掌握题目所提出的问题,了解文章说明的事理。
过程与方法
1.积累文中重点字词。
2.培养学生阅读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思考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培育科学精神。
课
前
预
习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时间的脚印》(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略有改动。科普作家陶世龙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参加工作后长期与地质学科打交道,在国家推动科学普及和科学大众化的倡导下,作者致力于科普写作,尤其是针对青少年的科普作品较多。这篇科普文章以记录时间的方式为切入点,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岩石的丰富而有趣的科学知识。
读准字音
踪迹(zōnɡ) 腐蚀(shí) 浑浊(zhuó)
山麓(lù) 沙砾(lì) 龟裂(jūn)
帷幕(wéi) 刨刮(páo) 沟壑(hè)
海枯石烂(kū) 楔形(xiē) 钟鼎文(dǐnɡ)
辨清字形
理解词语
腐蚀:①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逐渐消损破坏;②人在坏的思想、行为、环境等因素影响下逐渐变质堕落。(本文用①义项)
浑浊:(水、空气等)含有杂质,不清洁、不新鲜。
海枯石烂:海水枯干,石头粉粹。现多用于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但本文是原意。
山麓:山脚。
龟裂:裂开许多缝子。
刨刮:刮平。
沟壑:山沟。
胶结:半流体干燥后变硬黏结在一起。
新课导入
先来欣赏图片,第一张“恐龙化石”、第二张“三叶虫化石”、第三张自然界中的沉积岩。(屏幕显示)。我们看到的这些岩石,在保存古代生物的同时,还记下了时间的痕迹。那么,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时间的脚印》。(屏幕显示标题)
新课展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以《时间的脚印》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文章的题目《时间的脚印》,是从高士其《时间伯伯》一诗中引申借用来的。其拟人化手法的运用,形象地说明了那些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岩石中都潜藏着时间的踪影,以引起人们的探究欲望和阅读兴趣。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1.第一部分(第1至第4自然段)说明岩石“是记录时间的方式中最重要的一种”。
2.第二部分(第5至第29自然段)分层次地详细说明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这部分分三层。
3.第三部分(第30自然段至全文完)总结全文,说明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号召人们进一步去大自然找寻时间的踪影,去一步步走向地下的宝库。
【感悟精彩句子】
1.“狂风来了,洪水来了,冰河爬来了”。
如此生动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岩石受“攻击”的画面,甚至让读者似乎感受到岩石不堪众多因素的“攻击”慢慢“烂”下去的“痛苦”。
2.“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将冰河的移动比喻成铁帚扫过地面,足见冰河对岩石破坏作用的巨大。
【把握文章主旨】
如何理解这篇文章的主旨?
本文以充满智慧的笔触,娓娓而谈岩石能够记录时间的脚印的原因,记录的内容和人类读懂大自然这种记录的重大意义,以丰富的实例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引起人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写作方法运用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1.条理清晰,有逻辑性。
文章第二部分,首先总说自然界各种物质的运动。然后分说岩石“烂掉”的原因和过程。接下来分说岩石生成的过程和历时的漫长。最后总说岩层与岩层之间的顺序记录时间的踪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2.语言生动形象。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把时间拟人化,既给人以知识,又给人一种亲切感。例如,作者采用了排比句式,如“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说明了岩石遭受到来自多方面的破环。再如,采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说明生动、形象,如“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刨刮着所遇到一些石头”。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大自然是非常神奇的,一块看似普通的岩石,就能记下时间的痕迹,保存历史的记录。可以说:
岩石是一部无字的史书。岩石是大自然的语言。
岩石还可以比作什么?请你用“岩石是……”的句式仿写一个句子。
教学板书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本次讲课,使我明白,说明文教学并不全是枯燥无味,只要善于摸索、善于运用新的教学理念,说明文教学也同样会受到学生的欢迎。这对日后的语文教学将有极大的帮助!本课最大的遗憾是,对科学精神的渗透只停留在表面上。扩大视野,提高自身素质将成为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课题
时间的脚印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文中的说明方法以及表达方式,理解文章的结构顺序。
2.掌握题目所提出的问题,了解文章说明的事理。
过程与方法
1.积累文中重点字词。
2.培养学生阅读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思考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培育科学精神。
课
前
预
习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时间的脚印》(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略有改动。科普作家陶世龙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参加工作后长期与地质学科打交道,在国家推动科学普及和科学大众化的倡导下,作者致力于科普写作,尤其是针对青少年的科普作品较多。这篇科普文章以记录时间的方式为切入点,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岩石的丰富而有趣的科学知识。
读准字音
踪迹(zōnɡ) 腐蚀(shí) 浑浊(zhuó)
山麓(lù) 沙砾(lì) 龟裂(jūn)
帷幕(wéi) 刨刮(páo) 沟壑(hè)
海枯石烂(kū) 楔形(xiē) 钟鼎文(dǐnɡ)
辨清字形
理解词语
腐蚀:①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逐渐消损破坏;②人在坏的思想、行为、环境等因素影响下逐渐变质堕落。(本文用①义项)
浑浊:(水、空气等)含有杂质,不清洁、不新鲜。
海枯石烂:海水枯干,石头粉粹。现多用于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但本文是原意。
山麓:山脚。
龟裂:裂开许多缝子。
刨刮:刮平。
沟壑:山沟。
胶结:半流体干燥后变硬黏结在一起。
新课导入
先来欣赏图片,第一张“恐龙化石”、第二张“三叶虫化石”、第三张自然界中的沉积岩。(屏幕显示)。我们看到的这些岩石,在保存古代生物的同时,还记下了时间的痕迹。那么,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时间的脚印》。(屏幕显示标题)
新课展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以《时间的脚印》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文章的题目《时间的脚印》,是从高士其《时间伯伯》一诗中引申借用来的。其拟人化手法的运用,形象地说明了那些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岩石中都潜藏着时间的踪影,以引起人们的探究欲望和阅读兴趣。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1.第一部分(第1至第4自然段)说明岩石“是记录时间的方式中最重要的一种”。
2.第二部分(第5至第29自然段)分层次地详细说明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这部分分三层。
3.第三部分(第30自然段至全文完)总结全文,说明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号召人们进一步去大自然找寻时间的踪影,去一步步走向地下的宝库。
【感悟精彩句子】
1.“狂风来了,洪水来了,冰河爬来了”。
如此生动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岩石受“攻击”的画面,甚至让读者似乎感受到岩石不堪众多因素的“攻击”慢慢“烂”下去的“痛苦”。
2.“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将冰河的移动比喻成铁帚扫过地面,足见冰河对岩石破坏作用的巨大。
【把握文章主旨】
如何理解这篇文章的主旨?
本文以充满智慧的笔触,娓娓而谈岩石能够记录时间的脚印的原因,记录的内容和人类读懂大自然这种记录的重大意义,以丰富的实例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引起人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写作方法运用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1.条理清晰,有逻辑性。
文章第二部分,首先总说自然界各种物质的运动。然后分说岩石“烂掉”的原因和过程。接下来分说岩石生成的过程和历时的漫长。最后总说岩层与岩层之间的顺序记录时间的踪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2.语言生动形象。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把时间拟人化,既给人以知识,又给人一种亲切感。例如,作者采用了排比句式,如“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说明了岩石遭受到来自多方面的破环。再如,采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说明生动、形象,如“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刨刮着所遇到一些石头”。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大自然是非常神奇的,一块看似普通的岩石,就能记下时间的痕迹,保存历史的记录。可以说:
岩石是一部无字的史书。岩石是大自然的语言。
岩石还可以比作什么?请你用“岩石是……”的句式仿写一个句子。
教学板书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本次讲课,使我明白,说明文教学并不全是枯燥无味,只要善于摸索、善于运用新的教学理念,说明文教学也同样会受到学生的欢迎。这对日后的语文教学将有极大的帮助!本课最大的遗憾是,对科学精神的渗透只停留在表面上。扩大视野,提高自身素质将成为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上一篇作文素材
- 03-19八年级上册语文作文素材
- 03-17八年级下册语文7 大雁归来-导学案
- 03-17八年级下册语文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1课时)》导学案
- 03-16八年级上册语文18 苏州园林 第二课时
- 03-16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达标测试卷
- 03-13八年级上册语文3 “飞天”凌空 练习
- 03-13八年级下册语文22《虽有嘉肴》(第1课时)学案
- 03-13八年级下册语文19登勃朗峰 导学案
- 03-13八年级下册语文24《卖炭翁》导学案(表格版,附板书)
- 03-10八年级上册语文24 诗词五首 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