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 chengwujiaoyanshi 收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项链》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项链》教案设计
《项链》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一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也是莫泊桑这位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代表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九年级语文上册《项链》教案设计,欢迎大家阅读!
一、教学目的:
1. 以项链为线索,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
2. 分析玛蒂尔德的性格特征及作者对她的态度。
3. 分析玛蒂尔德悲剧产生的原因(个人、社会)。
4. 接受思想教育,包括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二、教学设想:
通过对小说情节结构及人物心理描写的点拨研讨,引导学生领略《项链》精巧的艺术构思,把握作品主题,提高学生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安排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外国文学史上有三位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我们已经学习过了其中两位作家的作品:俄国契诃夫的《变色龙》,法国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还有一位是美国的欧。亨利,代表作《警察与赞美诗》。引出莫泊桑的《项链》。(或者:因学生在英语教材中学过莫泊桑的两篇小说,包括《项链》,由此引出课文)
(二)分析课文
1、品析情节,体会情节的作用
1) 小说以“项链”为标题,与作品内容有何联系?(小说原题是“首饰”。)
“项链”是小说情节结构的线索。
2) 小说在“项链”这条线索牵动下,都写了哪些情节?(用三个字概括每一个情节)
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还债务――识项链
3) 品读小说的重要情节
“失项链”是命运变化的转折点。作者对此有一段感叹,请找出。作者说:要是那时候没有丢掉那挂项链,她现在是怎样呢?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这段话很明显是针对“失项链”这件事而发出的感叹。这段话的意思是什么?“失项链”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结合文中的有关片断来谈)
明确:性格决定命运,情节的发展是由人物性格的内在力量所推动的。
孤立地看“失项链”是一件偶然的事,但联系全文(尤其是前文),可以看出其中的必然性,一方面,是由其性格决定的,如果她不去借,那么也就不会丢,但她的性格促使她要去借,即便这次不丢项链,也会有其它甚至是更惨的事等着她;另一方面,在晚会上的“狂热”“兴奋”“沉迷”“陶醉”及后来的“赶快逃走”,在这种慌乱陶醉中丢失东西也是很合乎情理的。
4) 其实,这篇小说中只有“失项链”这一个“偶然”吗?小说的结尾作者才说出这挂项链是假的,这个结尾“有些也出人意料”,它合理吗?前面作者有没有暗示?为什么不在玛蒂尔德去赔项链的时候设置一个情节,让玛蒂尔德知道项链是假的,不用经受十年的磨难?
明确:一方面欣赏结尾的艺术,体会前面三处铺垫的效果;另一方面进一步理解情节的发展对于表现人物和主题的作用。如果在前面就让她知道项链是假的,也就不能充分表现虚荣的代价,也无法表现作者对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讽刺。情节的发展有力地表现了人物性格。 丢项链识项链
2、当然造成玛蒂尔德悲剧并非仅仅是个人的原因,还有其社会原因:
开头“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在妇女,美丽、丰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是她们唯一的资格。女性只有凭着美貌与风姿才可得到社会的认可,女性的意识与价值只有在男人目光以观照下才得到承认。妇女毫无社会地位可言,她们只是作为男性的玩物而存在于当时的社会之中,遗憾的是玛蒂尔德追求的正是这样一种玩物式的生活。所以,以貌取人,金钱万能的资产阶级思想意识及上流社会奢侈腐朽的生活方式毒害了路瓦栽夫人,是造成她悲剧的客观原因,是制约玛蒂尔德们人生理想的一幅精神枷锁。
个人原因和社会原因合在一起就是文章的主题。
3、作者对玛蒂尔德到底是一种什么态度?(用三个词语概括)
讽刺(主要是讽刺) 同情 赞赏
作者在讽刺她的同时,又倾注了同情与赞赏。
4、玛蒂尔德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观点应该是多种多样,有正面的,有反面的,有正反面兼有的。如:
“诚实守信”观。有借必有还,当寻觅无果时,她和丈夫决定赔偿。即使自己只有一万八千法郎.买项链就需要三万六千法郎,她也没动过用假项链偷梁换柱、蒙混过关的邪念,更没耍起“项链已丢,无力赔偿”“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的无赖。她和丈夫的道德观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用十年的心血偿清债务,使朋友佛来思节夫人因祸得福,无意中成了受惠者。
“勤劳坚强”观。马蒂尔德勇敢面对生活中的不幸,“显出了英雄气概,毅然决然打定主意,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她辞退了女仆,租了小阁楼住下,干起一切粗笨的活儿:洗碗、洗衣服、倒垃圾、提水。在那油腻的盆沿上和锅底上磨粗了她那粉嫩的手指,到水果店、杂货店,争价钱,受嘲骂,一个铜子一个铜子地节省艰难的钱。尽管十年艰辛使她变成了一个美丽不再、粗壮耐劳的妇女,但她用行动证明了她的勤劳坚强。
“纯洁高尚”观。晚会上,玛蒂尔德高雅迷人,压倒所有的女宾。所有的男宾都注视她,连部长也注意她了这应该是她利用美貌改变命运的最好时机。然而,她只是“沉迷在欢乐里”“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陶醉于成功的光荣……”这表明,玛蒂尔德来参加晚会只是为了展示美貌,让自己唯一的“价值”得到承认。在那个金钱至上、道德沦丧的社会里,玛蒂尔德完全可以靠她的美貌和姿色出卖灵魂和肉体,可她没有这样做,她不愧是一朵高洁的荷花。
“热爱生活”观。玛蒂尔德社会地位不高,生活也很一般,但她不甘于现状,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和向往,希望生活得更好些,这反映了她积极向上的生活观。即使遇到了天大的挫折,她也没有悲观厌世,更没有自寻短见,而是用行动一步步努力地改善着自己的生活。她心里始终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
5、讨论小说的主题
小说的主题主要是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自然的完成的,正如对玛蒂尔德这个人物形象存在着不同的理解一样,对这篇小说 的主题,历来有较大的争论,目前还在进行之中,尚无权威定论。综合这些争论,大概有以下五种观点(投影出示),你同意哪一种,理由是什么?
A、“小说尖锐地讽刺了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课文编写者持这种观点,“预习提示”中也是这样表述的,这是一般认可的看法。
B、小说尖锐地讽刺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与追求享乐的思想
C、小说表现了小资产阶级地位的不稳定及对他们的这种尴尬处境的同情。
D、小说表现了人生的无常、命运的无常。
E、对女主人公的追求奢华生活遭到失败的不幸表示同情, 对其以诚实劳动偿还债务的行为予以肯定,对主人公的虚荣心作了批评。
点拨:关于小说主题,明确从三个维度去综合把握
A、作品本身:情节、环境、人物、作者对人物的态度
B、作品的创作背景
C、生活实际
可用以下问题进行引导
女主人公的命运是悲剧还是喜剧?造成其命运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从自身性格和社会原因是什么?)
联系生活,说说女主人公十年的艰苦值不值得?她得知事情真相之后的生活会是怎样的?
示范:小说通过玛蒂尔德的命运,形象地表现了人在社会生活中找到正确的人生定位的过程,揭示了正确的人生定位的重要性。
6、题目——“项链”的再度审视
“项链”是文章的物线索,同时又富有深刻的内涵:爱慕虚荣,追求享乐是套在玛蒂尔德脖子上的一挂“项链”。其实,又何尝不是栓在我们人类精神上的一根“项链”或者说是一根绳索!
一波一澜,假假真真 “大家”戏剧;三起三落,悲悲喜喜“小资”人生
四、练习:
(1)小说最后出人意料的结局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空白:玛蒂尔德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请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联系课文,写一个《项链后传》,不少于200字。
(2) 合玛蒂尔德的经历,谈谈女人的成功观,或以“追求”为话题写篇作文。
五 五、板书设计
主题 内容 情节
贪图虚荣(但得) 一夜欢乐 借项链
讽刺 丢项链
情感倾向 同情 赔项链
赞扬 还债务
恪守诚信(不惜) 十年艰辛 识项链
【教学总结】
作品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本质。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细节和心理描写惟妙惟肖,人物语言精彩生动,故事结尾耐人寻味。正如鲁迅所说:“无论从形式、结构,以及表现手法来看,都达到了短篇小说的要求具备的高度。”作为高中生接触到的第一篇外国小说教材,可以从多角度去挖掘文本的意义,对学生提高鉴赏小说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可以初步了解中外文学、世界文学的迥异和异彩纷呈的特点。
一、选好角度,打开小说艺术之门。
《项链》这篇小说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解读、鉴赏,但教学课时和知识的容纳吸收是有限度的,所以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和范围内做到抓重点、理顺难点,最大限度的有所收获是最佳效果。为此,可以设计以文本的精巧的构思布局和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作为重难点。在此基础上整体把握,精心设题,深入体会。如先让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把故事情节简略复述一下,理清线索,再品味“欧亨利”的笔法和空白艺术的奥妙。进而理解情节发展和人物性格的关系,那么对小说的主题进行探讨和理解就会顺利成章了。
二、解读文本,沐浴文化阳光。
1.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多媒体以其强大的优势改变了传统的“粉笔”+“黑板”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激发的学生学习的兴趣,优化课堂结果,提高教学效率,逐渐成为现代教学的一种趋势。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一有利资源,精心制作了《项链》的课件,调动学生多种感知器官参与学习,手、脑、眼、耳并用,化抽象为形象,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进入文学的殿堂。
2.让学生的身心沉入到作品中,随之动,随之思考,随之感悟,其中关键的一个环节是设计问题导入,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创造能力。比如在探讨小说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的悲剧原因时,可以佛来思节夫人为例设题, “为什么路瓦栽夫人看望佛来思节妇人会如此痛苦?”“借项链时,佛来思节妇人为什么不告诉路瓦栽夫人拿的是假项链?她为什么要装假项链?”等,从大方向把握社会文化气候的因素。
3.在重点品析人物的心理描写这一教学环节时,我把小说第一部分的七个“梦想”——得请柬后的复杂心理——借项链前后的心理变化——舞会部分的四个“陶醉”——十年艰辛部分中的一个“回想”这五部分作为解决的教学策略。八班的宋健和刘永两位同学还根据课本的部分情节,自导自演了一段精彩的短剧,不仅让大家欣赏到了惟妙惟肖的生活版的路瓦栽夫妇,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形象深刻地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感受文学的艺术魅力。
二、迁移拓展,引发文化反思。
通过这篇小说我们了解了小说中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重要作用。古今中外许多艺术大师都十分注重对人物的心理刻画,在此可以把心理描写的分类和方法做一下归类和对比,从优秀作家笔下那些精湛独到异彩纷呈的心理描写片断中,我们可以获得对这一表现手法的较为全面的认识和宝贵的艺术启迪。我把心理描写归纳为直接心理描写和间接心理描写两种,前者分心理剖析、内心独白、梦境幻觉几种方法,后者有神态暗示、动作暗示、语言暗示、环境烘托几种方法。把和《陈奂生上城》、高尔基的《母亲》、契诃夫的《凡卡》、鲁迅的《药》的有关片断做拓展和对比,可以看出中外小说惯用的心理描写手法的差异,可以感受把握作品通过人物形象所反映的特定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这应该成为我们打开小说进而一切文学艺术之门的一把金钥匙。
- 03-25小学一年级课文《项链》教案
- 08-06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项链》教案
- 02-24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项链》创新教案
- 02-23语文一年级上册《项链》课堂教案
- 09-29一年级上《项链》ppt课件1
- 10-06上册语文课文311项链教案
- 09-10语文一年级上册《项链》公开课教案
- 10-18上册语文课文311项链教案(部编人教版)
- 12-31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项链》教案设计
- 10-13部编版一年级上《项链》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