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 6269558 收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六年级下册语文《表里的生物》复习知识点及复习练习
《表里的生物》复习知识点
1.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讲述了作者童年的故事。小时候“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物,所以对父亲那个能发声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的话,表现了童年的“我”对事物的强烈的好奇心。
2.本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9段):“我”对怀表发出的声音产生好奇心,急于想了解表里的真相。
第二部分(10-11段):第一次看到表里奇怪的结构,“我”被表里的世界迷住了。
第三部分(12-19段):“我”再次看到表里的情景,猜测表里有个小蝎子。
第四部分(20-21段):“我”夸耀父亲表里的小蝎子,直到不知不觉中发现“事实”。
3.怎样把握本文的思路?
就本文而言,其显性结构非常清晰:“我”想知道没有生命的怀表为什么会响,想“动表”,而父亲不让“我”动他的表(文中出现了四次“不许动”)。
本文的独特之处在于其隐性结构,作者以“我”的内心活动为隐性结构的主体,既写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心理活动,更写出了“我”思考、探究的过程。
产生好奇,并作出猜测 1.“我”的经验:凡能发声者,必有生命,且不易看见
2.“我”的发现:怀表无生命,但能发声
3.父亲的表现:不许“我”动表 猜测:(会鸣叫的生物不易看见)怀表中很可能有一个会发声的生物,被父亲关在里面。
猜测得到“证实” 1.“我”的发现:美丽的怀表内部有个小尾似的东西在摆动
2.父亲的表现:仍然不让动表,说摆动的生物
的东西是小蝎子的尾巴 结论: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产生新疑问,作出新猜测 1.“我”的疑问:为什么要把子放在这么美的表里?
2.父亲的表现:没有回答 新的猜测:也许这个蝎子声音好听
我们可以发现,文中“我”的探究过程看似幼稚,其实却有着自己的思路基于生活经验,遵循逻辑推理,依托各种证据(甚至把父亲的“禁令”也作为证据),印证兼有新思。这样的探究思路其实是具有相当合理性的,可见我是一个有着很强好奇心,善于观察,爱思考且比较执着的孩子。
- 10-06下册语文《表里的生物》复习知识点及复习练习
- 12-18上册语文《表里的生物》ppt课件1
- 03-16下册语文《表里的生物》ppt课件(18页)
- 10-05下册语文《表里的生物》同步练习
- 10-02下册语文《表里的生物》ppt课件2
- 01-30下册语文《表里的生物》ppt课件4
- 11-28下册语文《表里的生物》ppt课件3